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王添翼 北京報道) 「十一五」期間,中央及各地方高校共投入60億元人民幣,興建及改善各大學的實驗室儀器設備,不論是經費總投入或是實驗室的學生人均佔有面積,均較10年前超出3倍。中國工程院院士左鐵鏞指出,頂級實驗室是培育頂尖科學人才的必備硬件,希望有朝一日可培育出「國產」諾獎得主。
北京工業大學早前舉辦「第3屆全國高校實驗室工作論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在論壇上表示,「十一五」期間,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實施了「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在各高等學府啟動更多達國家級水平的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令實驗教學水平得到提高,亦加強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5年建逾500所 覆蓋31省市
據了解,在短短5年時間內,內地高校已初步建立起500餘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高水準高校實驗室,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或直轄市。張大良續稱,透過這類型建設工作,許多高校扭轉了過去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教學觀念,開始著力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左鐵鏞指出,要在中國的土地上培養諾貝爾獎級別的「工科大師」,頂級實驗室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所有頂尖的學科研究,均來自於紮實的「實戰」鍛煉。有鑒於國外諾獎獲得者的「生長環境」,內地亦以此為借鏡,希望有朝一日培育出「國產」諾獎得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