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雲
許多港人奇怪,為什麼《蘋果日報》的老闆早前忽然支持政改方案?現在又忽然反對方案?李怡3日所撰寫的社論,暴露了以美國為背景的勢力的圖謀。
原來《蘋果日報》支持政改是為了「部署一次性立法」,藉此改變《基本法》的行政長官選舉模式,以利於反對派將來執政。政改走了一步,共識和承諾可以立即拋棄,又再提高叫價,先搞「結冰」,然後「破冰」。兩手政策反覆運用。
社論說:「民主黨6月接受特府的政改方案時,我們也予以支持,因為走政改一小步總比原地踏步好。」但何俊仁講出了共識和承諾,《蘋果日報》認為他太蠢,立即罵何俊仁「似乎把那一小步當作最後一步了」。接著,又罵民主黨「不太反對在一小步的基礎上與建制派分贓」。言下之意,《蘋果》是教父,反對派只能唯《蘋果》之命是從。當然,大罵民主黨,也有周瑜打黃蓋的策略運用,把它變成溫和派、求和派,讓特區政府更接受民主黨,以利第二次「破冰」,再開高價。
不過,《蘋果日報》的政治把戲很快就穿崩,社論說,「特首選舉的150人提名門檻過高」,指何俊仁憑甚麼深信反對派「有合理機會拿到提名」?《蘋果》社論道出了反對派爭取「打入2017年特首普選的提名委員會」的宏圖大計,然後得出結論:「中共答允的普選是假的,只是選A和A,而不是A和B」,「魔鬼細節」,「這樣還算是普選嗎?」
但是,不到二十四小時,《蘋果日報》就自打嘴巴,刊登了公民黨有把握參加行政長官選舉的新聞報道,表示在專業界別和區議會選舉中可取得150個提名。所謂「魔鬼細節」,就是《蘋果日報》這樣的魔鬼製造出來,胡說八道,混淆視聽,製造謠言。
《蘋果日報》還說六百萬元的選舉經費太高了,這是「魔鬼細節」,只會對有錢的政黨有利。事實是,由分區直選的五個選區,變為一個大選區,面對著三百多萬選民,每一個選民,只分得兩元選舉經費,不足夠印刷一張傳單,只夠貼一張一元四角的郵票而已,至於街板宣傳就冇錢了。《蘋果日報》的「魔鬼細節」根本就是信口開河,無理攻擊,令人覺得太過低莊。翻雲覆雨,這是政壇黑社會教父的慣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