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
破冰之後,有人便創造了溫和派的名詞往民主黨頭上套,把它化妝為建制派,其實,民主黨和搞「五區公投」的反對派政黨綑綁在一起,為了2011年的區議會選舉進行了協調的行動,全面封殺建制派,他們在立法會又要求在2012年兩個選舉的全面直選一次過立法;他們更加綑綁起來,否決了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致謝動議。最近民主黨教協又全力反對國民教育,認為是政治洗腦。這種種表演,都說明了民主黨並沒有走向溫和。有人說,爭取民主黨需要政治的智慧,要有破冰的新行動。如果按照《基本法》的均衡參與、循序漸進、行政主導、立法制衡發展香港的民主政制,他們就會說「向建制派傾斜」、「魔鬼就在細節之中」。
前一個階段的讓步和破冰之旅,主要是圍繞2012年的立法會產生辦法進行的。對行政長官的選舉,並沒有達成任何共識。這就是事實。行政長官的選舉方法和立法會的選舉方法,不能混為一談,不能一句「破冰」,就無限擴大,無限上綱。如果一個政黨組織,在區議會只佔有5個議席,選舉能力和選民數目達不到2%的比例,卻想佔有代表區議會界別的20%(5個議席的一個)的超級區議員席位,在數學上是說不通的,沒有代表性的,也沒有說服力。如果說要公平,就需要要求這些政黨組織增加區議會的選舉參與,爭取到區議會議席的4%,即共有15個議席,也就可以提名1個候選人了;如果達不到,不同政黨可以聯合推舉候選人,一樣可以得到提名。如果說「魔鬼就在細節之中」,民主黨和有關傳媒提出這樣的不合理、沒有代表性的要求,也可以說是一種魔鬼。民主黨和反對派正在協調,足可以提出7個候選人,比5個候選議席還要多,問題是民主黨自己要多撈議席,不願意與自己友均霑,又想抽水佔道德高地而已。
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採用全票制度,與立法機關的產生方法不一樣,這是非常正常的,412個區議會議席,如果民主黨和其他反對派佔有51%的議席,就可以全要了。西方所有行政長官的選舉制度,都要求有半數以上的支持率,這是政治學的常識,把合理的選舉妖魔化,其手法太拙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