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汝瓷因產自汝州而得名,十分精美。資料圖片
王振芳
如果說坯釉材料是陶瓷的軀體,那麼文化則是陶瓷內在的靈魂,一個沒有文化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一個沒有文化內涵的陶瓷作品猶如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縱觀上下五千年,每個時代都有其明顯的文化特徵,秦漢的雄渾強壯,魏晉的淡泊清幽,隋唐的繁榮富貴,宋元的精巧豪放,明清的優雅繁瑣等,其各個時代的文化風格,在相應時期的陶瓷作品上有著顯著的烙印。陶瓷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它有著特別強烈的文化闡釋性質。始於唐,興盛於宋的汝瓷,從造型到釉色,都強烈的渲染著時代的風格,進而汝瓷也就從文化結構和意識形態上表現出了自身特有的文化性格。
自然至上。宋代,自然審美成為世人追求的目的和精神寄托。中國人自古就認為大自然與人類命運是息息相關,不可分離,它是人類生命存在的物質基礎和環境,宋代理學家邵雍認為:「學不究天人,不足謂之也」,意思是做學問的人必須研究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宋代藝術的創作原則是:「合於天造、厭於人意」。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境界,在這種美學思潮的影響下,汝瓷一反唐代雍容華貴之風,追求一種真實、自然的藝術境界。從汝瓷「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的典型特徵看,釉色如青天一樣純淨,質感如玉石一樣溫潤,開片如蟬翼一樣自然,氣泡如晨星閃爍一樣美麗,就連支釘也如芝麻花一般自然美麗,這種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風格,一覽無餘。宋人曾感歎:「天地有大美」,汝瓷的月白,豆綠釉也都是自然之美的藝術折射,單釉色的沉靜,使我們體驗到了直覺之美。
汝瓷在造型上也充分體現了自然之美的審美特徵,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汝瓷在造型設計上充分體現了效法自然、觀物取象的原則,從簡潔大氣的蓮花碗、荷葉口瓶、蓮瓣爐造型處處與自然關聯,充分展示了親近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另外,青釉刻花鹿紋盤,天藍釉刻花鵝頸瓶,這些裝飾圖案,也都是自然之美的自然流露。
理性至上。宋時講究「以理觀物」,「窮理」來探討自然現象和社會背後的本質,從而更理性地認識事物。認識事物,不能停留在表象上,更要研究其內在的規律與哲理,如以蓮花碗做溫酒器,王公貴族相聚飲酒品茗,蓮花的道教神韻於飲酒品茗間,承人生之味、自然之美與人間之道,竟在這舉手之間相融。
汝瓷的簡潔與洗練的造型充分體現了理性的特徵,汝瓷造型的素面居多,體現了儒家思想中以素為質,以素為本的思想。《易.繫辭》提出:「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可見汝瓷延續了中國傳統的審美思想,形成了鮮明特徵的理性之美。汝瓷作品中,個個不刻意裝飾,以最簡的流線設計,體現了簡約與平淡、洗練與清逸,以簡約的造型,闡釋了含蓄與內斂的理性的哲學思想。汝瓷造型的顯著文化特徵,就是用最簡單的形式,表達出了最複雜的美。
淡雅至上。絢爛之極,歸於平淡。汝瓷造型,不事張揚,不重華貴,淡雅中透著王者之氣,汝瓷弦紋尊,以三道弦紋裝飾,極度簡潔,不加任何多餘的紋理,只是利用釉的自然流動,顯示出三道「出筋」的效果,淡雅而不單調,使人感覺到平淡卻非一般意義上的平淡,而是從華麗中走來,是絢爛之極後的平淡。姚勉在《汪古淡詩集》中說:「淡之味,則有餘而無窮也」,「惟古則淡,惟淡則古」,說明淡雅是汝瓷至高的藝術追求。汝瓷深腹碗,器底精緻而規整,外形流線順暢而飽滿,似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佛。主人之淡然,於把玩間流露,人生之路,雖充滿故事,然回首時,卻只留下淡然一笑。
純藝術、純審美的汝瓷,成就了宋時主流文化追求平淡的藝術風格和自然的人生境界。在經濟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人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的今天,人們的性格、心理普遍脆弱而易受傷害,他們在喧囂的鬧市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多麼渴望尋求一種淡定、輕鬆的心靈家園,汝瓷的自然、理性與淡雅,也許就是他們的渴望。
(作者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弘寶汝瓷藝術總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