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與保育往往處於強烈的對立面,隨著香港社會的保育意識漸增強,甚至被「有心人」將發展工程政治化,令港府的收地行動更是寸步難行,以往的強硬收地策略,只會令本已政治化的事件「火上加油」,成為「有心人」攻擊政府的矛頭。硬碰的反彈力猛烈,以「軟功」動之以情,讓「人性化」手法化解矛盾,問題才能迎刃而解。9月紫田村和平收地行動,已彰顯港府漸傾向以柔制剛的政策。
收地行動一再押後
清拆菜園村的問題打從高鐵事件之初,已被「有心人」搬上政治化的層面,多個政黨、自稱保育人士和團體介入從中阻撓,儘管今年初立法會通過高鐵項目,菜園村依然站在政治化的舞台上,致使近月的收地行動一再押後。面對個別居民的留難,港府以往強硬的收地手段或會弄巧成拙。
歷史教曉當局動之以情的道理,2003年7月,近百名警員及地政署人員到屯門藍地福亨村收地,以興建后海灣幹線,期間有情緒激動的村民淋火水以自焚作威脅,警方則出動滅火筒戒備,雙方對峙近8小時。最終在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到場協助斡旋下,才和平收地。 ■本報記者 詹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