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十二五與香港發展:「十二五」於香港不僅僅是經濟課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24]     我要評論

全國政協委員 陳振東

 香港人對「十二五」規劃已經越來越關注,但大多還停留在經濟層面。這是一個十分自然的現象,因為香港近三十多年來與內地關係的發展,正是以經濟領域的融合為開始。然而,「十二五」規劃作為指導中國未來經濟社會以至政治發展的國家發展戰略,對香港將來的影響必然是全方位的,香港人對於這一點,同樣需要有深入的研究和認識。

 平心而論,近十年來,700萬人口的香港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已日益力不從心,狹窄的土地和如此之少的人口總量,早已不足以支撐香港迎擊風浪。面對世界各國全力推進區域經濟,以擴大自己的經濟腹地和能量,香港必須充分發揮自己背靠祖國大陸、「一國兩制」的優勢,才能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十二五」規劃推動下,無論是港人的就業、學業、生育、以至住宿、養老,都將日益與中國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密不可分,並將伴隨著珠三角生活品質的提升和改善而迅速改變。

北上就業已多過南來定居

 「十二五」期間,港人北上是大勢所趨。中學時期的年輕人為了解內地山村民俗而北上參觀遊學;大學生為進一步把握國情,為個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而北上深造;中年人為拓展事業,建立人際網絡而北上創業尋找機遇;花甲之年的長者,則一早籌劃在廣深滬京一帶置業安居,頤養天年。

 根據香港政府的調查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上內地就業的港人已超過40萬,佔香港總就業人口的比率超過一成,大多集中在廣、深和東莞等珠三角城市。而2009年一年,就有4萬多人北上創業或生活,首次超過內地移居香港人數。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十分值得重視的信號,反映出兩地居民流向的長遠趨勢。同時也為兩地民政、醫療、社會福利等部門未來的工作路向、服務對象、服務內容,作出了重大提示。也清楚地說明為什麼北上老人的生果金離境發放,以及北上港人的醫療保險問題,會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香港急需研究福利北上

 隨著跨境就業、生活的港人節節攀升,香港長者北上廣東養老人數日益增多。據香港工聯會統計,現時約有4至6萬名香港長者長居內地。與香港相比,內地物價較低,安老院宿位充裕且環境優美。另外,眾多老人是香港早期移民,回鄉養老,落葉歸根,無疑是自然之選。但如今香港的福利制度相當僵化,老人必須每年居港60天才能領取生果金。可許多老人根本在港已無居所,相關的規定,等於是強迫他們放棄應得的福利,並不恰當。

 更何況,就在「十一五」規劃完成前夕,深港同城化、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都已經成為現實,如何乘「十二五」規劃期間兩地關係更加緊密,人流物流資金流往來更加便利的東風,讓香港一部分的社會福利和醫療服務能夠離港北上,一方面更好地為北上港人提供他們應當享受到的福利和服務,另一方面則借助兩地的物價地價和人工成本的差異,減輕香港政府以及公眾的沉重負擔;同時也可以為相當一部分從事這些行業的香港人和珠三角人員開拓新的工作崗位,是兩地政府都必須加緊研究落實的重要工作。

共拓文化創意產業大有可為

 其次,粵港同用廣東話,是華文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全球輻射力的一支,兩地完全可互展所長,在廣東省計劃於「十二五」創建文化大省的基礎上,共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傳媒、卡通、影視、娛樂、遊戲、旅遊、教育、網絡及資訊服務,音樂、戲劇、藝術博物館等,都是文化產業的組成部分。在西方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在GDP中的比重普遍高於10%,美國更高達25%以上,在其國內產業結構中僅次於軍工產業。日本文化產業的規模也比電子業和汽車業還要大。按照香港政府的界定,香港文化創意產業包括十一個行業類別:廣告、建築、藝術、古董與工藝品、設計、數碼娛樂、電影與錄影、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與印刷、軟體與電子計算及電視與電台。絕大多數與內地相比,都還處於優勢地位,加上香港電影文化出版傳媒等行業不但人才眾多,且在世界上有龐大的商貿和人際網絡,完全可以和廣東攜手加快啟動文化產業合作戰略,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既使香港文化創意產業成為香港真正的優勢產業,也使珠三角由加工業的世界工廠「進化」為世界文化工廠,提升優化整個中國出口產業的地位和品質,滿足海內外華文社區精神文化的需求。 

西九必須以大珠三角為依托

 在「十二五規劃」下加強粵港文化產業合作,粵港合作共建「世界文化工廠」,還大大有助鞏固和提升香港「亞洲盛事之都」的地位。就以西九文化區為例,單以香港本土來看,觀眾不足之餘,表演人才也嫌不足,西九項目可謂台上台下供求俱缺。但如果將之放在整個大珠三角的大背景下考慮,則單計珠三角9市的城鎮人口已近4千萬,全廣東更有約1億人,實是一個龐大客源和人才庫。最近電子版的《清明上河圖》在港展出,70多萬的入場人次中,就有不少廣東客專程南來。

 香港中西文化薈萃、藝術多元且自由發展,與廣東攜手合作文化創意產業,大大有助提高兩地人文的藝術素質和涵養,成為兩地「共建優質生活圈」的重要一環。而隨著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基建陸續啟用,更打破了區內的地理界限。未來的香港高鐵總站,正坐落在西九之畔,直達廣州只消48分鐘。香港觀展,羊城晚飯,一定可以在「十二五」期間成為現實。

相關新聞
十二五與香港發展:「十二五」於香港不僅僅是經濟課題 (2010-11-24)
廿四味:李柱銘的「公投拿著數」策略 (2010-11-24)
把脈香港:出招與否都錯?施政須擇善固執 (2010-11-24)
美國圍剿人民幣匯率的兩個深層原因 (2010-11-24)
當今的「諾貝爾和平獎」與世界和平事業相關嗎? (2010-11-24)
社會發展與國民教育 (2010-11-24)
把脈香港:申辦亞運有利於香港長遠發展 (2010-11-23)
十二五與香港發展:「十二五」港深可共建「零關稅」開發區 (2010-11-23)
實事求是 支持申亞 (2010-11-23)
向諾委會主席提三個人權問題 (2010-11-23)
伯南克的「反抗」凸顯美國自私屬性 (2010-11-23)
中國大轉型的挑戰和歷史機遇 (2010-11-23)
指點江山:商界參政理念和版圖須重新組合 (2010-11-22)
廿四味:反對派插手菜園收地各懷鬼胎 (2010-11-22)
把脈香港:山姆大叔「一百步笑五十步」 (2010-11-22)
反對派借菜園村政治抽水阻撓高鐵 (2010-11-22)
田園快語:黃蘊瑤負傷奪獎顯香港精神 (2010-11-22)
止戈為武:世界最快計算機的軍事意義 (2010-11-22)
西方走廊:倫敦各界怒呼追究「敗家子」 (2010-11-22)
香江透視:香港管治:領袖與群眾 (2010-11-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