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孫西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和深圳在河套區共建「零關稅」開發區,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群,必將帶動起相關行業的發展,亦可大量容納兩地大專院校培養的畢業生,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兩地的結構性失業問題。因此,香港和深圳在邊界河套區共建「零關稅」開發區,既可推動港深兩地的經濟轉型,又有利於促進與內地的經濟融合,使之邁上新台階。
據專家分析,「十二五規劃」實行期間,既是中國經濟的黃金發展期,又是矛盾凸顯期。在這個時期,要兼顧發展和調整產業結構,重化工和低碳經濟的矛盾會更加突出。同時,城市化進程提速,也會促使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並形成若干個有獨特優勢的高端製造產業群。當前,世界上已經湧現出一批工業強國,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在企業技術、市場和產業等方面具有全面強勢的一流工業強國;二是整體處於優勢,同時局部強勢明顯的工業強國;三是局部強勢非常突出的工業強國等。這些不同類型的工業強國,都擁有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和資源整合能力強的高端製造產業群。
業界人士指出,如果香港和深圳能夠聯手在邊界河套區共建「零關稅」開發區,重點開發高新技術產業,將有望形成我國具有獨特優勢的高端製造產業群,並可建成環境優美的住宅區和繁華的商業區。事實上,多年來,關於如何開發港深邊界河套區,香港社會各界已提出不少建議。由於該區域地理位置特殊,故可採用香港的法律;兩地人士或海外旅客進出該區域較方便,可以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有利於吸引外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藉此,筆者擬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闡述,旨在拋磚引玉。
第一,港深共建「零關稅」開發區有必要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公佈的資料,位於港深邊界地區的面積達2800公頃,但可供發展的主要是3塊地:即因整治深圳河出現的落馬洲河套區、深圳河東部走廊落腳點的香園圍,以及羅湖以東的缸瓦甫。其中,落馬洲河套區佔地約99公頃,最大優勢是鄰近落馬洲管制站、落馬洲鐵路支線和深圳商業中心。顯而易見,在港深邊界的河套區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群,還可充分發揮港深邊界的地理優勢,在該區域內提供香港的法律和會計服務;又可在區內根據雙方協商後,按比例聘請內地和香港的管理、高技術人才和勞工。這些獨特優勢,無疑對外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長期以來,香港未能解決經濟單一化和產業空洞化的問題,經濟轉型遲遲未見成效,這是不爭的事實。筆者認為,香港和深圳在河套區共建「零關稅」開發區,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群,必將帶動起相關行業的發展,亦可大量容納兩地大專院校培養的畢業生,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兩地的結構性失業問題。因此,香港和深圳在邊界河套區共建「零關稅」開發區,既可推動港深兩地的經濟轉型,又有利於促進與內地的經濟融合,使之邁上新台階。
第二,港深共建「零關稅」開發區是可行的
眾所周知,內地的科研人才儲備豐富,人力資源龐大,又是一個資源大國,有著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在造船、航空、鋼鐵、石化和煤炭等領域的發展歷史悠久。特別是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大舉措,並確定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第三步棋」,即重振東北工業,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近年來,毗鄰香港的深圳特區和內地不少地區,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大有發展。香港可以運用自己在資本和市場推廣方面的優勢,結合內地在高科技領域的人才儲備與研發實力,共同開發最新科技,並將其快速產業化。當然,由於核心科技的相對封閉性以及其他一些障礙,香港要借助內地的高新科技實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說易行難。但是,有中央的統籌協調和內地研發單位的大力支持,港深兩地通力合作,在邊界河套區共建「零關稅」開發區是可行的。
第三,關於共建「零關稅」開發區的五點建議
(1)建議由中央統一協調部署,促成香港和深圳在邊界河套區共建「零關稅」開發區,重點開發高新技術產業群。
(2)建議中央從計劃推進的重大專項中,選擇涉及高新技術產業的有關項目,在港深河套區落戶。這樣將有效地消除外商顧慮,從而提高世界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跨國公司與內地企業合作的成功率。
(3)建議在港深共建的「零關稅」開發區,實行香港知識產權制度。因為香港的知識產權立法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有一個龐大的海關知識產權執法隊伍,負責全港的知識產權執法。
(4)建議在該區域內實施優惠的稅收政策,免收企業利得稅和個人薪俸稅。同時,區內在職人員的薪俸應參照香港同行業的標準,並享受香港市民和內地國民的雙重待遇。
(5)建議香港特區政府重新修改和制訂新型工業政策,對於引進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術人才、廠房租金和進口設備等方面予以相應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