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學者協會、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代表昨簽訂「香江學者計劃」合約,首年將有50名內地博士畢業生來港進行「博士後」研究。香港文匯報記者顧一丹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婷)香港及內地開創跨境大學研究人才培育新模式,結合兩地優勢,進一步提升科研水平。針對學術研究團隊中堅分子的「博士後(Post-Doctoral)」人員,香港學者協會及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首度推出「香江學者計劃」,每年將資助至少50名內地頂尖博士畢業生來港,與香港傑出學者「配對」獲聘為博士後,其薪酬則由內地及本港攤分支付,涉及逾1,500萬元。香港學者協會主席黃玉山指,計劃既能充實香港的研究實力,又能培養內地科研人才,達至雙贏。
身兼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及全國人大代表的黃玉山,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香港不乏具備豐富研究經驗的優秀學者,對「博士後」極為「渴市」;而內地每年則有大量博士畢業生,亟待「博士後」機會,他們更希望能加入國際級的科研團隊,累積經驗邁向更高學術層次。
獲港區27位人大代表簽署支持
有見及此,黃玉山於2年前撰寫「香江學者計劃」建議書,獲得港區27位人大代表簽署支持,更獲國家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認同其中觀點,遂就計劃展開討論,並於昨日與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落實簽訂協議。
黃玉山指,香港本地博士生為數已不多,具經驗的「博士後」人才更欠缺,未能全面發揮研究團隊的能力,「博士生需要教授貼身指導、仍在『半學半做』階段,但博士後人員已畢業,完成了充足訓練,可獨立進行研究工作,甚至主導策劃、撰寫學術論文等,對一支研究團隊而言十分重要!」他表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往往有逾千名博士後,但以科大為例,只有約100人,即使全港計也只有600、700名。
招攬博士後研究「精益求益」
黃玉山直言,香港博士後人數不足,除了博士生源不多,亦因為博士後薪水較高。據了解,一名博士後的「市價」月薪約為2.5萬港元,相當於足夠聘請1.5至2名沒有博士學位的研究助理;對研究經費緊絀的香港學者而言,聘用博士後讓研究「精益求益」,可說是「豪氣」之舉。但他亦表示,港校研究實力正急速提升,至少有400、500名學者具備國際級研究實力及經驗,招攬頂尖博士後人才,近年已成多間院校關注的課題。
每年各省市知名學府遴選精英
根據計劃,香港學者協會會向香港8大院校發通知,明年1月起各學者可以個人名義參與,協會下的學術評審會決定合適人選,正式成為「香江學者」;另外,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則會成立專家小組,每年在各省市知名學府於7個主要學術領域遴選50名精英博士畢業生,與參與計劃的香港教授自由配對。具體協調工作會由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及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負責。
各博士後人才一般在港校參與2年研究,期間每年可獲內地資助15萬元人民幣,每屆涉及1,500萬元,另港方亦會向他們提供每年15萬港元生活及科研補助。對港校來說,可說是以低於半價聘得博士後頂尖人才。
有關計劃暫定在2011至14年進行,黃玉山指,期望未來規模可進一步擴大。不過他指,由於科研人才的流動性極高,計劃完結後各學者未必會留港發展,但無論這些博士後2年後返回內地或到其他地方,都可為各地科研帶來莫大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