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從戰後到70年代的百貨公司可分四大類,國貨公司是其中之一。 資料圖片
學者曼紐.卡斯提爾(Manuel Castells)指出,空間一旦命名為場所,場所便成為賦予意義的空間。百貨公司的「橫空出生」令消費文化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學者彼得.柯睿耿(Peter Corrigan)更指出,19世紀中葉百貨公司的出現是消費文化最重要的發展動力。百貨公司亦是女性生活的新場所,尤其是早期的中產階級女性。同時百貨公司亦是一種所謂「奢侈品的民主化」(The Democratization of Luxury)的體驗。
綜合彼得.柯睿耿的論述,百貨出現前後的消費特點有所不同。百貨公司出現前的傳統店子是超專業化的,售賣商品種類單一,如食店出售食物、工具店出售工具。但百貨公司的商品則林林總總,應有盡有。第二個特點則是購物和銷售分解。彼得.柯睿耿指出購物者從主動的議價者變成被動定價接受者,因為百貨店是鐵價不二的,但他們同時享有更多的選擇權,可以逛而不買。傳統店子是購買和銷售合二為一的購物場所,客人總是懷著購買目標商品的意圖進入店子,交易往往可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