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購物商場是一個綜合娛樂場所,市民可在此購物、用餐和看電影等。 資料圖片
本港的百貨及商場變化,可分成戰後到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二千年後等。
•四大類百貨
戰後到70年代的百貨公司可分成四大類,一是傳統英資高級百貨,如連卡佛(Lane Crawford);另有本地百貨公司,如永安、先施和大大等;同時亦見所謂國貨公司,如裕華(1950)、中僑。日資百貨亦開始進軍香港,如60年代的大丸,其後松板屋和伊勢丹等。他們各有特色,不一而足。
•日資百貨興起
有關大丸百貨的出現,還有一段小插曲。據學者鍾寶賢研究指出,富商張玉麟透過利氏家族成員、同時又是銅鑼灣大地主的利銘澤,認識了日本通劉火炎,並借此引入大丸百貨;其後利銘澤於1981年又引入三越,令銅鑼灣進一步「和化」,甚至被居港日人稱為小東京。
隨著三越的出現,百貨在80年代進入日資主導時期,同時港資的「大大百貨」清盤,意味著本港百貨消費文化進入全新的階段。其時除了早期落戶香江的松板屋、伊勢丹、大丸等外,三越、東急、八佰伴、崇光、吉之島、西武等日資百貨先後進駐香港,掀起一股日資百貨業浪潮。
•進化購物商場
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日資百貨業開始撤出香江。二千年後,部分日資仍在本港經營,如UNY及吉之島等,以及2007年登陸的日資APITA;但部分則為港資所收購,如崇光百貨,另有新鴻基地產的西田百貨,本地百貨則有新成立的千色店等,同時亦有「傳統」的永安及先施。
90年代後,香港的百貨業出現一轉變,購物商場以更大型的「百貨公司」形式登場,但內裡店商各自經營,以傳統的專業商店方式營運,但購物商場可總其成,某種程度是「百貨公司」的擴大版。香港約有300至400個大大小小的商場,但一個標準商場約60萬方呎,如在地域上化腐朽為神奇的APM,其樓面達60萬方呎。
早期購物商場是廣東道的海運大廈和置地廣場等,其後見海港城(海運大廈重裝)、時代廣場、太古廣場等,近十年則見又一城和朗豪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