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百貨業發展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購物商場是一個綜合娛樂場所,市民可在此購物、用餐和看電影等。 資料圖片

 本港的百貨及商場變化,可分成戰後到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二千年後等。

•四大類百貨

 戰後到70年代的百貨公司可分成四大類,一是傳統英資高級百貨,如連卡佛(Lane Crawford);另有本地百貨公司,如永安、先施和大大等;同時亦見所謂國貨公司,如裕華(1950)、中僑。日資百貨亦開始進軍香港,如60年代的大丸,其後松板屋和伊勢丹等。他們各有特色,不一而足。

•日資百貨興起

 有關大丸百貨的出現,還有一段小插曲。據學者鍾寶賢研究指出,富商張玉麟透過利氏家族成員、同時又是銅鑼灣大地主的利銘澤,認識了日本通劉火炎,並借此引入大丸百貨;其後利銘澤於1981年又引入三越,令銅鑼灣進一步「和化」,甚至被居港日人稱為小東京。

 隨著三越的出現,百貨在80年代進入日資主導時期,同時港資的「大大百貨」清盤,意味著本港百貨消費文化進入全新的階段。其時除了早期落戶香江的松板屋、伊勢丹、大丸等外,三越、東急、八佰伴、崇光、吉之島、西武等日資百貨先後進駐香港,掀起一股日資百貨業浪潮。

•進化購物商場

 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日資百貨業開始撤出香江。二千年後,部分日資仍在本港經營,如UNY及吉之島等,以及2007年登陸的日資APITA;但部分則為港資所收購,如崇光百貨,另有新鴻基地產的西田百貨,本地百貨則有新成立的千色店等,同時亦有「傳統」的永安及先施。

 90年代後,香港的百貨業出現一轉變,購物商場以更大型的「百貨公司」形式登場,但內裡店商各自經營,以傳統的專業商店方式營運,但購物商場可總其成,某種程度是「百貨公司」的擴大版。香港約有300至400個大大小小的商場,但一個標準商場約60萬方呎,如在地域上化腐朽為神奇的APM,其樓面達60萬方呎。

 早期購物商場是廣東道的海運大廈和置地廣場等,其後見海港城(海運大廈重裝)、時代廣場、太古廣場等,近十年則見又一城和朗豪坊。

相關新聞
熱錢炒貴中藥材 港醫師咬牙苦撐 (圖)
中藥材價格漲幅驚人 (圖)
內地客來港掃貨 加劇升幅 (圖)
鴻福堂:成本增四成迫加價 (圖)
蟲草貴勝金 竊匪也垂涎
意掃蕩製衣廠 華商雪上加霜 (圖)
地下錢莊 港深運作追蹤 千家運鈔6000億 (圖)
吹脹資產泡沫 中央政策打折
吸存款起家 實力難小覷
巨額人幣換港幣增 (圖)
四大業務 高利貸最賺 (圖)
掃蕩頻燒不盡 利潤豐吹又生
深港合推新招 杜絕野馬旅社 (圖)
導遊及旅行社記分制級別 (圖)
導遊揚言罷工 旅議會兩手準備
積金局「黑名單」 打擊欠供款僱主 (圖)
貨櫃車司機要求加薪逾5% (圖)
機師加薪初達協議國泰工潮有望解決
商場辦深圳非粵戶「豪買團」 (圖)
聖誕燈飾料耗電150萬度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