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獵頭人張慧敏職場啟示錄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Headhunter,獵頭人,是專為大公司企業尋覓和招聘高級管理和專業人才的「中介人」。對年薪百萬港幣以下的打工者,他們永遠只是「聽說」的對象。

 專做銀行金融機構的職業獵頭人超過15年的張慧敏(Alison Chang ,人稱「Son姐」),在以男性為主導的金融界中穿行自如,她不得不要有三頭六臂。僧多粥少的經濟低谷,她更從打工皇帝被迫自立門戶。

 她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自稱出得了廳堂,入得了廚房。

 工餘投入career counseling(職業輔導),因其直率敢言而又一語中的,成為在校和在職人士的career doctor,從此接觸百萬年薪之外且數量廣大的群體。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小島

 如果那名見工失敗200次、領取政府失業綜援超過1年的統計系碩士生站在Son姐面前,我能想像Son姐的反應:先逐條反駁碩士生「失敗」理由,再逐條痛斥他的個人成見和陋習,最後引用大道理善誘他為人處事。憑Son姐的聲量,其場面一定是以鑼鼓開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是典型的阿媽做法。

 別人分享職場秘笈,攻略1、2、3,像說明書一樣工整;她卻遮掩不住對懶惰、對自以為是、對見利忘義等一切陋性一通臭罵。在她的《獵頭職場啟示錄》系列之《親授職場生存絕技》和《困境拆局》(天地出版)書中,讀之時常有熱血衝腦之感。

 「我在大學做講座,參加的同學和教授都覺得我有『阿媽』feel。好處是說明我事事上心,壞處是容易變得主觀霸道,代價也不小。」

錢不能解決的問題

 從2003年至今,她一直為本港及內地在港大學生、在職人士主持免費職業研討會,指點職場迷津。「『80後』頭至尾,我都見完了。你會很奇妙的在他們身上看到pattern(模式),也就會明白他們為甚麼會朝三暮四。」

 上一世代人重苦幹和信譽,一份工從低做起,行行出狀元。相比之下,新世代面臨的誘惑多,可惜缺乏眼光和膽識。「我見過最誇張的是18個月內轉10份工。」

 「他們會覺得,今天這間公司給我2萬幾,過了不久發現另一間請人開3萬幾,為甚麼不走?幾個月後又有其他公司出4萬幾,人往高處,有甚麼問題?但我通常都會問一句,那你轉工之後有沒有開心些了呢?他們就立刻呆住,答不出來。」

 「雖然他們轉了一份又一份,卻依然在投訴,那即是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錢不會讓你更快樂。」

 2007年,她獲選中國女企業家協會主辦的「中國百大傑出女企業家」。2010年,再獲香港政府頒發「最具創新力女企業家」。頭戴光環,她卻告訴你,過去的十幾年都是她事業的低潮。

 97年金融風暴,2000年科網爆破,01年美國的911事件,03年的SARS,再到08年的金融海嘯……人浮於事,人心惶惶,原來每次首當其衝的,就是職業市場,以致現在細細數來,都還會痛。「80年代也有股災,之後還有移民潮,但市場很快起來,不會有人擔心沒工開,只是理想不理想。」做過月入幾十萬打工皇帝,見證過市場對人才若渴的輝煌。

 98年底因前公司老闆投資失利面臨倒閉,卻適逢她身懷六甲。「公司欠款,被人截了水電,我當時正懷了小兒子,挺著大肚更不會有人請,只好硬著頭皮自行創業。結果準備工作沒做好,加上金融海嘯後遺症,眾人分餅,又遇人不淑,幾乎傾家蕩產。」小型獵頭公司要想生存,必須靠名牌獵頭公司所沒有的靈活、高效,換言之,必須更加勤力和忍耐。

「四書」的現代意義

 她的公司取名「COREsearch」,是為向自己的貴人、曾不計名頭與她合作並不斷鼓勵她的美資銀行Corestates Bank的高層感恩,中文名「竣鈞」,是和公司一同降臨的小兒子的名字。小兒如今11歲,可說是見證了公司開業11年的酸甜苦辣。

 看現在的年輕人好逸惡勞,以為拿了學位就是糧票到手,又或者吃慣了「速食罐頭」,令教人如何寫簡歷在市場暢銷而經久不衰。雖然她為了出版不得不妥協,但骨子裡最憎惡教CV技巧。

 「網上有很多CV講義給你search,學校舉辦這麼多就業講座,說到口臭,為甚麼還要浪費我的時間?不肯學等著別人餵,食落肚還不會自己消化。CV不是隨便那麼幾個字,你需要自己去build up。剛畢業的學生老抱怨沒東西寫,我說,有錢去非洲,沒錢去坪洲做義工啦!去補習也可以,至少說明你在努力找。」

 她愛讀四書,人生低谷便去讀《論語》。最受用的語錄之一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以前的我,不會居安思危,又自以為是,非常霸道。一年做完幾單,夠用就行,不曾想到香港的就業市場可以有天跌到這麼低。後來再讀到這句話,才發現是自己膚淺。」

 「對我打擊最大的,是發現自己那麼多年根本沒學過東西。再看現在的下一代,在職場中浮浮沉沉的芸芸眾生,可能很多都是這樣。」

 2005年,她偶然受邀,以自己的多年經歷的失敗案例,在本地英文報紙及其網頁上開專欄(www.classifiedpost.com),為職場「迷羊」答疑解惑,不知不覺,今年已進入第6個年頭。「寫書也是因為生意淡薄。」Son姐經常自嘲。「沒生意的時候,反而多了很多人找你聊天,傾訴職業的困惑,聽得多,再加上去大學講座,心得積累了不少。」Son姐的公司雖小,但客戶既有招聘的大企業,也有想另謀出路的高層人才。對雙方的需要和心理的了解,成為她的專長,而走向職業諮詢、輔導和培訓之路,則為她的事業帶來新的方向。

錢不是終極目的

 她對「80後」也有理解和包容。「你老覺得他們這麼『廢柴』,是否繼續指責他們就有用呢?或者一班念完大學的學生真的就大晒?我寫書的時候,就在收集不同的聲音,尋找一個中間點讓大家都有共存的空間。」

 有時她找部門主管,主管會連同幾位下屬一起跳槽,難免遇到「80後」,「縱然有不滿,我還是勸那些上司不能用過去的標準去要求,放低成見,而年輕人就要放下包袱和光環,拿出心來,一定行。」

 她寫書授課,說得最多的是做人。

 行規沒變,人心卻已不同。「以前有candidate說走就真的走,現在要麼很容易被原公司拉回,要麼同時有幾份在手,好日後講數。」還有聘用合同都簽好,最後不來上班的。業內行規被恣意踐踏的,更是如家常飯。

 「可是這麼多負面的東西在,我是不是還是可以do something?」她發現了家長言傳身教的重要。「搞到這麼多的港孩港童,這是家長的問題。」下一步,Son姐的重點會寫家教。

 「以後等孩子長大,我特別想不用為生意而做事情。」她指的是慈善。「香港人喜歡去山區建學校,但人才呢?我希望做鄉村老師的老師,讓他們知道書本以外的世界核心價值是甚麼。」

相關新聞
獵頭人張慧敏職場啟示錄 (2011-03-03) (圖)
微語錄 (2011-03-03)
馬世芳(台灣廣播人) (2011-03-03)
胡恩威(劇場工作者): (2011-03-03)
張專(媒體人) (2011-03-03)
劉維公 社會學者的創意生活 (2011-03-03) (圖)
奇夫 電影就是城市的Anchor (2011-02-24) (圖)
李香蘭 深挖香港 (2011-02-24) (圖)
微語錄 (2011-02-24)
黃洋達 陳秀慧 影視編劇現實中的愛情 (2011-02-17) (圖)
現實中的愛情不需要考驗 (2011-02-17) (圖)
人物簡介: (2011-02-17) (圖)
張經緯 尋找影院新陣地 (2011-02-17) (圖)
微語錄 (2011-02-17)
彭英倫 掀起華人街舞潮 (2011-02-10) (圖)
簡永楨 旅行為人生補遺憾 (2011-02-10) (圖)
微語錄 (2011-02-10)
吉他手 黃展鵬 Flamenco改變人生 (2011-01-27) (圖)
微語錄 (2011-01-27)
楊紅衛 風箏家族的女掌門人 (2011-01-2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