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位於首爾的韓國央行—韓國銀行。 新華社
路透專欄撰稿人Wayne Arnold
比起經濟增長前景,亞洲債券市場似乎沒那麼擔心當地的通脹問題。儘管有經濟學家警示決策當局升息的速度不夠快,債券收益率卻表明投資者願意接受較低利率,向亞洲出借資金。那反過來可以體現市場對亞洲經濟增長的擔憂,言外之意就是投資者認為美國經濟有可能表現更佳。
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動盪讓亞洲食品、燃料和房屋價格上漲的嚴峻形勢顯得十分惹眼。而亞洲各國決策當局已經採取行動弱化通脹的影響:韓國、印度、印尼和中國內地今年相繼升息。很多經濟分析師警告指出,有必要將利率調升至危機前水平。
債券收益率曲線開始走平
通脹是債券的命門,會降低債券未來收益的實質價值。亞洲債券收益率已經上升。但讓人意外之處在於,亞洲債券收益率攀升的速度沒有美國債券那麼快,也許是因為美國通脹率較低。更能說明問題的是,亞洲長期債券收益率的升速要比短債更慢。而在美國,情況恰恰相反,長債收益率漲得比短債快。
結果,亞洲長債較短債的收益率之差在幾個月內一路縮窄。主要亞洲國家的債券收益率曲線趨平程度雖因國情不同而相異,但它們都是在去年11月初美聯儲局(FED)開始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時,開始出現走平的趨勢。
催生這股趨勢的動力更多是源於美國,而非亞洲。量化寬鬆措施幫助美國成功降低通縮憂慮。但亞洲市場卻惟美國馬首是瞻:大量便宜的美元湧入亞洲市場以對沖美元貶值,推動亞股和亞債雙雙上揚。而當時由於預期美國將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計劃,海量美元的湧入加速,亞洲債券收益率曲線因此趨陡,暗指通脹或上行。
投資者為增長放緩早作打算
可真正等到美國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後,趨勢卻出現反轉,亞洲長債收益率之差縮窄,收益率曲線趨於平坦。再看看今年亞股的跌勢,市場不言而喻,全球投資者已經摒棄去年「大買特買亞洲資產」的策略,相反卻在為亞洲經濟增長放緩早作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