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德成指出,康文署轄下3個辦事處:觀眾拓展辦事處、藝術推廣辦事處和音樂事務處的努力,均「潤物細無聲」。圖為音樂事務處的宣傳海報。資料圖片
藝術推廣任重而道遠,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以「潤物無聲,只為推廣藝術」為題,在網上專欄《局長隨筆》中撰文,介紹康文署轄下3個辦事處:觀眾拓展辦事處、藝術推廣辦事處和音樂事務處的工作,坦言3個辦事處的努力都「潤物細無聲」,較少受到公眾注意,卻已在社會上撒下了無數藝術種子,而一個城市的文化藝術底蘊,要通過長時間培養、積累,才能建立起來,須要一代接一代的不懈耕耘。
曾局長直言,多年努力下,香港在學校教育方面,已建立起多元化的藝術教育系統。在社區方面,政府也沒有忽視。康文署之下設有觀眾拓展辦事處、藝術推廣辦事處和音樂事務處,專門進行到社區推廣藝術、培養人才、拓展觀眾的工作,目的是把文化藝術融入社區,提高市民大眾的藝術鑑賞力,尤其是鼓勵青少年終身熱愛藝術。
觀眾拓展辦事處穿針引線
觀眾拓展辦事處的工作既面向社區,也面向學校,在社會藝術活動與學校之間穿針引線。10/11學年就舉辦了109項專為學生而設的藝術教育及欣賞活動。他們又與本地專業藝團合作,到學校推行演出導賞、工作坊等,不但讓學生觀賞演出,還登台演出。辦事處又挑選了22個藝團及藝術工作者,舉行「社區文化大使計劃」,合作把藝術引進社區;同時挑選了18個粵劇團舉行「社區粵劇巡禮」,為粵劇新秀和業餘粵劇團提供表演機會。
藝術推廣辦事處的工作是舉辦全港性的社區藝術和公眾藝術活動,如「藝遊鄰里計劃」在全港各區展示優秀藝術家的最新作品,又舉辦「公園換新裝」及「藝聚政府大樓」等計劃,把藝術品帶到日常環境和公共空間。
音樂事務處是培育年輕一代音樂文化的搖籃,10/11年度約有8,400人接受由該處提供的樂器訓練。它以可負擔的收費為6至23歲的青少年提供樂器及合奏音樂訓練班,同時透過舉辦樂團訓練、交流團和外展活動,向市民推廣普及音樂教育。事務處成立了16個青年樂團,它舉辦的國際青年音樂交流活動、周年音樂營等,已贏得相當大的國際聲譽。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