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跳出框框:編織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23]     我要評論

蒙妮卡

 小時候讀過天主教女校,家政課學習烹飪、縫紉和編織,不合格者要留班。那年代,學好女紅可以一技傍身,或者做個賢妻良母。我沒有學以致用,僅編過一條亂七八糟的圍巾送男朋友。遙遠的事情,恍如發生在前世;就像編織手藝,差不多忘得乾乾淨淨。

 最近兩年,歐美國家突然又流行毛線編織,受到傳媒吹捧。據美國手工藝協會調查,過去兩年間,學習編織的婦女(二十五歲至三十五歲)人數,增加了一百五十個百分點。

 英國南部一所小學上月開辦編織課,竟然成為全國新聞,各校爭相倣效。據報道,該小學女生參加編織課後,讀書成績進步,同學間關係變得密切。

 通過編織,學生須計算每行針數,數學成績因而進步了。老師須解釋圖案上的背景,例如古堡遺址,學生歷史成績進步了。她們邊編織邊交談,同學之間更加親熱。她們不用整天對著手機玩遊戲,或搗蛋鬧事,變得循規蹈矩了。

 編織的好處數不盡,新聞內容也寫得感人。一時間,英國媒體號召「回歸傳統價值」,鼓吹學校重新開辦編織課。在歐洲,編織手藝最早流行於德國,德人的精巧設計和技藝,冠蓋全歐。二戰後,歐人棄德,英人取而代之,成為編織高手,學校設立編織科。直至一九八八年英政府削減教育經費,編織科目被迫取消。

 編織歷史逾千年,埃及金字塔裡的木乃伊穿著棉織襪子;而編織成品作為貿易工具,則始於一五二七年的巴黎。編織手藝最興盛年代,曾經成為婦女碰面閒話家常的社交活動。

 可惜,現代人忙於上網玩手機,寧願與機器溝通做其「電車男(女)」。老實說,如今走遍灣仔也很難買到毛線和織針了。

相關新聞
百家廊:謝謝你的善意 (2011-05-23) (圖)
翠袖乾坤:鏡頭下的美麗世界 (2011-05-23)
跳出框框:編織 (2011-05-23)
琴台客聚:保守媽與開放爸 (2011-05-23)
生活語絲:傳奇人物侯鏡如 (2011-05-23)
思旋天地:唔怕蝕底 (2011-05-23)
網人網事:「五道槓」少年 (2011-05-23) (圖)
百家廊:春末隨筆 (2011-05-20) (圖)
翠袖乾坤:散芬芳 (2011-05-20)
娛視觀:歡樂今宵再會 (2011-05-20)
琴台客聚:夢見從前 (2011-05-20)
杜亦有道:影市預測人 (2011-05-20)
一網打盡:三亞印象 (2011-05-20)
記憶後書:乘著光影旅行 (2011-05-20)
百家廊:從東京乘船到上海(下) (2011-05-19) (圖)
翠袖乾坤:客自遠方來,不悅乎? (2011-05-19)
海闊天空:健康是福 (2011-05-19)
琴台客聚:兵分兩撥 (2011-05-19)
生活語絲:「民國十大奇女子」 (2011-05-19)
隨想國:時間 (2011-05-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