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永雄指出,中風原因不明人士,應進行食道超聲波掃描,避免延誤處理而再次出現中風。 香港文匯報記者謝雅寶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謝雅寶)除了心血管疾病、年老或不良生活習慣外,心臟的卵圓孔未閉也是導致中風的主因。卵圓孔是左右心房的空隙,一般在嬰兒出生後3個月,空隙會閉合,但1/4人未能完全閉合,當提起重物、咳嗽或用力排便,壓力增大有機會引致中風,嚴重者甚至導致半身不遂。心臟科專科醫生梁永雄表示,此症的病徵不明顯,勸喻經常偏頭痛,潛水員、機師及孕婦等高危人士,進行食道超聲波檢查,若卵圓孔超過6毫米,應盡快接受手術治療。
日常無明顯病徵難察覺
梁永雄解釋,卵圓孔是胎兒左、右心房之間的小門,嬰兒出生後3個月,75%人的卵圓孔完全閉合,只有25%人未能完全閉合,但患者日常生活無明顯徵兆,只有部分人有偏頭痛,但當患者用力或受壓,便會增加中風機會,故潛水員、機師、孕婦等經常受壓的人士,以及患有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應接受食道超聲波檢查卵圓孔,如卵圓孔超過6毫米便應及早進行手術治療。
微創手術將卵圓孔堵塞
美國的研究顯示,在不明原因的中風個案中,40%患者的卵圓孔未閉,而且半數人屬於55歲以下的年輕患者。梁永雄稱,患者可進行微創手術將卵圓孔堵塞,收費約7萬至8萬元,手術需時1至2小時,由於傷口較小,而且併發症風險較低,故術後只需留院約1天。但患者需在手術後服用6個月的阿士匹靈或薄血藥,如要進行其他手術或牙科診治,則須先服用抗生素,避免細菌感染。他稱,若中風患者確實是由卵圓孔未閉引致,需及早將卵圓孔閉合,避免誘發第二次中風。
41歲的袁先生於今年1月初,用力排便後出現暈眩,求診後證實其卵圓孔達1厘米大,經微創手術治療後已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