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偉龍)剛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澳龍舟遊涌,每年均於端午節舉行,至今已有逾百年歷史。它與一般龍舟賽不同之處是,它極富宗教色彩,會舉行多項祭祀儀式。
每年的端午節當日,大澳3個漁業行會之一的扒艇行成員,會划著龍舟到楊侯廟後的寶珠潭山邊採集青草,然後將草放進龍口,稱為「採青」。接著進行「遊涌」,當地人又稱之為「遊神」,由龍舟拖著載有神像的小艇巡遊各水道,沿途為水中的幽魂化衣。遊涌完畢後,3條龍舟進行競渡表演,以娛樂神明。至下午,各行會進行「送神」,把神像送回各廟宇。晚上,行會成員亦會聚餐,慶祝端午節,也是成員歡聚的時刻。
相傳大澳百多年前出現瘟疫,感染多人,且難以治癒,並造成大批居民死亡。有居民相信,水中枉死的幽魂令居民生病,故有人想出以划龍舟「請神」的方法,沿途祭祀水鬼,祈求諸神巡遊,超度亡魂,驅除瘟疫。這方法果然奏效,病者痊癒,這習俗便一直流傳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