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如何拆除僭建風波炸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07]     我要評論

劉夢熊 全國政協委員 百家戰略智庫主席

 僭建風波越鬧越大,捲入其中的不僅有特首、高官、議員、富豪、鄉紳,連僭建上訴委員會主席和屋宇署署長居然也捲入僭建風波。僭建風波波及之廣,可以說是跨黨跨派跨政府跨貧富。由於今年底有區議會選舉和推舉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選舉,僭建風波不僅影響年底的選情,而且影響政府的管治威信和社會穩定。但僭建問題是一個大炸彈,若拆解不適當,將會引致社會動盪和管治危機。因此,拆除僭建風波炸彈,需要足夠的政治智慧。

政府應首先解下自己身上的僭建炸彈

 僭建問題近期所以成為熱門話題,始於申訴專員就新界丁屋僭建的調查報告,接韝牊麍ㄢ臕飪鬥堸暋D發起對建制派的政治狙擊,不料不少反對派議員都同樣出事,涉及僭建的官員越來越多。

 政府拆除僭建炸彈,首先必須解下自己身上的炸彈。目前,涉嫌僭建的官員,包括環境局副局長潘潔、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屋宇署署長和特首等。對政府最具有殺傷力的是,早在2006年,孫明揚居所就第一次被屋宇署發出通知,要求兩月內清拆僭建物,屋宇署隨後便將其房屋「釘契」,而孫明揚房屋當年被「釘契」時,其正擔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是屋宇署的頂頭上司。僭建上訴委員會主席和屋宇署署長居然捲入僭建風波,更有知法犯法之嫌。特首名下擁有的半山麥當勞道一層樓宇,也被傳媒報道露台裝有玻璃窗,疑屬僭建。問題在於,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涉嫌僭建的官員,都是被傳媒揭出,而且幾乎都先辯解和搪塞一番,傳媒窮追猛打下,才不得不表示或採取措施跟進處理。

 亡羊補牢,港府首先要在僭建問題上對官員施行鐵腕政策,不管官員買回物業時是否已存在僭建問題,不管官員的物業是有天台玻璃屋或密封露台,或沒有即時危險的小型僭建物如簷篷、花架或冷氣機支架等,港府都應要求官員盡快處理。由於香港地狹人稠,僭建物數量之多、問題之大、牽涉之廣,若果港府自己不帶頭對官員施行鐵腕政策,怎能要求市民處理大大小小的僭建問題?港府應拿出一點政治智慧,對令公眾譁然的涉嫌僭建問題的官員,應該有一個合理的處理方式,以免引起市民對知法犯法而戀棧不去之疑惑。官員帶頭自律、自省、自警、自勵,解下自己身上的僭建炸彈,是拆除僭建炸彈的前提。

政府應就僭建問題展開諮詢

 政府拆除僭建炸彈,其次是要採取非政治化方法處理,但這並非把違法建築物合法化,而是盡快展開諮詢。僭建問題「老大難」,若有人認為可以迅速根治,乃是癡人說夢。在通過諮詢社會取得主流共識之前,政府對僭建問題作出的任何措施,都會引發社會爭議乃至分化和矛盾。

 首先,就俗稱「丁屋」的新界村屋,是年滿18歲的新界原居民的男性後人(即「丁」)獲准興建的房屋。根據新界小型屋宇政策,丁屋高度不得超過3層或高於27英尺,每層面積不得超過700平方英尺。僭建風波始於申訴專員就新界丁屋僭建的調查報告,其實申訴專員公署在過去15年間已3度發表報告,提醒當局遏止新界丁屋僭建現象繁衍。丁屋政策由1972年實施至今,當局共批核約3.6萬間丁屋,當中有僭建之嫌的村屋估計數以萬計,且分布零散。

 其次,市區的僭建問題,可能比丁屋僭建更加久遠。早年舊樓有所謂「騎樓房」、「閣仔」出租,「樓梯底」住人也司空見慣。目前,仍然有不少居住在籠屋或板間房的窮人。僭建風波波及之廣,可以說是跨黨跨派跨政府跨貧富。

 由於本屆政府任期只餘13個月,兼且選舉接踵而至,而數十年來違規僭建之事如恆河沙數,本屆政府應就僭建問題展開諮詢,一方面為下一屆政府解決這一問題做好準備,一方面避免政府的處理措施引發社會爭議乃至分化和矛盾,避免反對派將之作為狙擊政府和建制派的最佳借口。

 僭建問題在本港,屬於最「古老」的社會問題之一。雖然涉及僭建物的罰則不輕,問題癥結在於屋宇署多年來一直缺乏足夠人手處理,不但未能執行所有清拆令,很多時亦只是向僭建業主發出未具阻嚇力的警告信。社會上有一些聲音說要豁免所有僭建物,這等同宣布犯法合法,將會導致越來越多僭建問題出現。社會上也有一些聲音說要雷厲風行取締一切僭建物,但這缺乏可行性。面對各方壓力,港府要小心處理,避免引起反彈。政府應就僭建問題展開諮詢,利用全體港人的智慧來解決僭建問題。

避免泛政治化 妥善解決「法不罰眾」問題

 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保護私有產權是核心價值之一;香港又是自由社會,一般市民往往抱鞳u自己的產權,自己的物業,愛怎麼裝修就怎麼裝修」,混淆了裝修與僭建的界限,這也是僭建的心理原因。數十年來,先前僭建的並無受到任何強制清拆和刑事、民事處罰,後來者便有樣學樣,導致積非成是,「法不罰眾」。當今僭建問題已不分階層、不分地區,且不分黨派、不分政見。任何一黨一派已難於藉此當作攻擊政敵的「炸彈」,相反分分鐘墮入「寧可犯天條,莫可犯眾怒」的陷阱而引火燒身!從政者宜三思而後行!

 總之,僭建問題性質是社會問題、管治問題,不是黨派之爭。為避免社會動盪、官逼民反,有必要汲取歷史經驗: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後要嚴究警隊貪污,曾發生警察聚眾搗毀廉署的群體抗爭事件。當時港督麥理浩會同行政局頒布特赦令,既往不究,再犯嚴懲,順利化解了管治危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港府和社會各界可否從中得到些啟示?

相關新聞
暑期搵工陷阱 誘騙少女援交 (圖)
援交集團誘騙少女手法 (圖)
疑似層壓式經營 「爆數」獎旅行
警嚴打求職騙案 網上招聘須核實
社工:求助趨升 潮興介紹朋友「入行」
律師:集團拆帳肉金犯法
免墮求職陷阱11「貼士」
端午熱警襲港 最少3人中暑 (圖)
野蜂襲政府總部 消防食署出動 (圖)
4年來最熱端午 天文台提早發熱警 (圖)
龍舟遊涌列非遺 港撥70萬撐大澳 (圖)
源自驅疫娛神 儀式逾百載歷史
高溫觀賽 特首3司與民同樂 (圖)
「黑天鵝」「熊貓」競渡爭最搶鏡服飾獎
31殘障單車鬥士 匯演推傷健共融 (圖)
端午節金多寶 半億彩金今晚等你拿 (圖)
警署當「戲子」 3小時僅70元
公屋節能見效 去年省電費3% (圖)
社署續網查騙綜援個案 (圖)
九巴車長交流駕駛安全經驗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