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樓市不斷升溫,環境極不尋常;曾俊華籲市民在作出置業決定時,必須小心衡量風險。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特區政府屢次出招,但香港樓市高燒不退,樓價更已超越97年水平,令人擔心資產泡沫成型,隨時「一戳即破」。繼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坦承香港樓價「頗嚇人」後,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最新網誌中,亦直指香港樓市產生泡沫的風險與日俱增,並舉半山波老道地皮以每呎近2.7萬元成交,反映目前的樓市環境「極不尋常」,故呼籲市民在作出置業決定時,必須小心衡量風險,並強調當局在有需要,會毫不猶疑進一步加大出招力度,穩定樓市,確保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安居樂業。
曾俊華昨日在網誌中表示,香港樓市的熾熱與外圍經濟情況關係至為密切: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之下,流動資金充裕,利率持續「超低」,加上香港經濟增長強勁,令本地樓市異常的暢旺,目前樓價更已超越97年的歷史高位,市民的置業負擔比率,也在今年第一季升至約49%,只略低於過去20年的51%長期平均數;假如現在的利率增加3%,回到一個比較正常的水平,負擔比率將升至63%。
稱波老道地皮呎價矚目
他舉半山波老道地皮早前的拍賣結果為例,認為這清楚反映了市場的情況:雖然地皮成交價並未創出新高,但以每呎接近2.7萬元的高價計算,仍是個非常矚目的數字,亦再次反映目前的樓市環境極不尋常。
特區政府去年推出一系列措施穩定樓市,但曾俊華坦言,香港樓市仍繼續受到其他因素推動而持續熾熱。當局分析過現時情況,覺得形勢確有風險,不得不立刻加大有關措施的力度,而最新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增加土地供應及加強銀行體系風險管理兩方面:政府今年第2季會推出9幅住宅用地已作招標和拍賣,提供約3,000個單位,第3季的賣地計劃可以提供的單位總量遠高於第一季,達6,000個;金管局則向銀行發出新指引,要求銀行採取多項措施,進一步提升按揭業務的風險管理和保障銀行體系的穩定。
穩市推反周期宏觀措施
他強調,特區政府穩定樓市的決心毋容置疑,如有需要,會毫不猶疑進一步加大出招力度,而當局的房屋政策是確保樓市健康及平穩發展,推出穩定樓市的不少措施都屬於「反周期」的宏觀審慎措施。
曾俊華解釋,在樓市過熱時,採取抑壓性的措施,防止泡沫風險越吹越大,並減低泡沫爆破時對金融體系以至整體經濟帶來的打擊,相反,一旦外來震盪出現,令致本地樓市和整體經濟互相拖累,產生螺旋向下的惡性循環,當局也能因應情況,靈活調節這些宏觀審慎措施的鬆緊,以確保宏觀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走勢難預測籲勿去到盡
他強調,當局所採取的措施,並非想「打沉」樓市,有輿論亦指出,樓市下調的周期可能即將來臨,擔心當局出招太猛會造成硬著陸,「大家都不願意見到有大量市民被捲入負資產漩渦」,故當局會密切注意內外情況發展,在適當時候推出適當的措施。
曾俊華坦言,「在目前不尋常的環境之下,未來樓市的走勢非常難預測,但可以確實的就是風險不停地增加」。因此,他再次呼籲香港市民在作出置業決定時,務必小心衡量風險,要留意外圍形勢對香港的資金流及利率可能造成的影響,並須因應個人現在和未來的收入能力,量力而為,千萬不可「去到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