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上海浦東 民生先行城鄉同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7-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外資企業在浦東扎根。圖為員工在生產線上工作。 新華社

——提升硬件設施水平 增強科教文軟實力

 上海浦東新區經過21年的開發開放、6年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可謂碩果纍纍:不僅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78倍、財政總收入也增長了170倍,去年該區農民收入增幅,更首次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差距迅速減少。

 如果說社會建設是本書,那麼民生就是這本書的第一頁。正如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在不同的場合反覆強調:要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優先的位置,著力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形成城鄉一體、均衡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使浦東開發開放的成果更廣泛更充分地惠及廣大群眾,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努力建設和諧浦東。 ■香港文匯報記者 許嘉俊

 在經濟、社會、行政領域,上海浦東新區獲得「國際航運綜合發展試驗區」、「全國現代民政示範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等多項國家級先行先試稱號。其中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方面,更引起高層高度關注。

 力主社會建設、讓更多人分享經濟建設成果,也是著名社會學家鄧偉志一貫堅持的主張,不過他同意,這是世界性困難。鄧偉志指出,中國有些官員提袋、打傘等全由別人服務,而另一方面,普通勞動者、農民工做出最大的貢獻,但他們只是為別人服務,別人不為他們服務,他們的衣食住行也缺乏保障,這就是社會建設需要解決的問題。

 鄧偉志說:「『十二五』期間,浦東將更多的錢投向社會民生的硬件設施中,科教文衛體這些眼前不賺錢但是關乎百姓生活的部分,將得到極大的發展,這點我非常認同。」

「十一五」人均可支配收入冠全市

 「十一五」期間,浦東以民生改善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投入年均增長18%;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300元和13,900元,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引進和建成一批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重大項目和設施,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進一步加快;著力解決百姓急難愁問題,每年實施完成一批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工程。

「十二五」城鄉居民增收與GDP同步

 「十二五」將成為浦東對民生問題關注度、投入度、推進度最大的五年。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社會事業主要指標力爭達全市平均水平,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住房保障更加完善,一批發展中積澱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和權益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

 到2015年,浦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與經濟同步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戶籍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7年,每千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達到5張;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每年控制在5萬人以內,保障性住房五年累計開工(籌集)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米左右;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覆蓋率進一步提高,社會安全感指數達到90%以上。

相關新聞
五大新區優勢強 將拉動全國增長 (圖)
上海浦東新區:已具金融城雛形 (圖)
北京中關村:發揮創新龍頭作用 (圖)
深圳前海:粵港深度合作「試驗田」 (圖)
重慶兩江新區:西部大開發新引擎 (圖)
天津濱海新區:環渤海經濟龍頭 (圖)
內地貿易順差 上半年縮2成 (圖)
家家解讀:全年順差將繼續明顯收窄 (圖)
東盟成中國 第三大貿易夥伴
專家倡人幣適時雙向浮動 (圖)
專訪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王計:能源裝備中國智造 (圖)
水電進世界第一軍團 (圖)
新能源設備比重將提高
香港股民 認同東方電氣結構調整 (圖)
「空降」老總 情繫職工 (圖)
王計簡歷:
東方電氣集團2010年發電設備產量分佈
美參聯會主席參觀二炮 (圖)
馬倫:中美兩軍應建更實質關係
「天鏈一號02星」 近日西昌擇機發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