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北京中關村廣場。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陳秀山向本報指出,中關村示範區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科技創新資源密集優勢,每年輸出技術合同近3萬項,年技術交易額約佔全國總量的40%,其中近80%的交易輻射全國和境外。以中關村「一區十園」中的海淀園為例,去年技術交易達到97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1,000億元。而其中的88%是中關村的技術向外輸出,具有空間資源優勢的地方在完成技術落地的實踐過程中,直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與社會就業等。
區內企業在各地產業佈局
企業方面,大唐電信、用友、亞信、曙光、聯想、神州數碼、同方股份、超圖軟件、京東方等一大批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立足於首都,面向上海、天津、深圳、武漢、南京、西安、成都等全國各地進行產業佈局,設立產業製造基地,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在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創新效能方面,中關村提出加快科研設施面向全國的開放共享。比如,開展國家科研設施開放共享試點,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社會開放實驗室、科研設備,提高科技資源使用效率;實施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工程,探索建設面向全國企業開展聯合研發、委託研發、設計、檢測等服務的中關村開放式研究院。
推進科技成果向全國轉移
此外,在推進跨區域的創新合作方面,中關村還提出進一步探索推廣示範區與其他區域共建高技術產業基地的模式,發揮大學科技園和孵化器等對全國的輻射作用,推進示範區科技創新成果向全國進行轉移和產業化。
「十二五」期間,中關村將進一步發揮在首都經濟圈中創新發展的龍頭作用,強化與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曹妃甸工業區等重點產業聚集區的合作,以及與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中西部、重點援建地區的共建,促進中關村技術、產品、服務和品牌的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