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戴永夏
最近,首都北京下了一場暴雨,霎時間大街上積水沒膝,濁浪滾翻,地鐵進水,車輛被淹,整個城市交通嚴重癱瘓。這種情況,在武漢、杭州、南昌、成都等城市也相繼出現。從中看出,城市治水是何等重要,也說明我們在這方面存在嚴重隱患。
治水防洪關係國計民生,歷代愛民的官員都很重視。如「唐宋八大家」都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但他們多數都當過中央或地方官員,在治理水患上卓有貢獻。特別是曾鞏、蘇軾和王安石,其治水業績至今廣為流傳。
曾鞏:濟南修建「北水門」
宋神宗熙寧五至六年(1072—1073),曾鞏被派到齊州(即濟南)任知州。在任時間雖短,但他積極推行王安石的新法,減輕農民的徭役,除暴安良,整治交通,幹了許多有利民生的好事。尤其對濟南的城市建設,他居功至偉。其中最主要、也廣為人知的,就是他主持修建了北水門。
濟南的南部是山區,地勢南高北低。一到夏季多雨季節,南部的山洪連同充沛的泉水傾瀉而下,匯集到市北低窪處,經常造成水患。正是為了消除濟南的水患,曾鞏一上任就決定修建北水門。
北水門即當年齊州城的北城門,它建在曾鞏為疏導大明湖水而開掘的匯波渠上。城門的規模和樣式,同一般拱形的古城門差不多。所不同的是門洞下面不是大路而是水道,水道兩邊才是人行道。門洞的偏北處設有水閘;門洞上面矗立著雄偉的匯波樓。它建成後,當城內洪水過大時,便可通過水門中宣洩出去,減少了水害;而當城外的洪水暴漲時,又可關閉城門的水閘,防止城外的洪水倒灌入市內。因此北水門的建立,不但使濟南多了一道壯麗的景觀(「匯波夕照」為濟南八景之一),更為濟南百姓消除了水患,將水害變成了水利。至今,北水們依舊發揮著排水的作用,使大明湖「久雨不漲,久旱不涸」,任何時候都一片大明。
王安石:「荊公堤」與「穿山楔」
王安石是一位廉潔親民的封建官吏。不論在中央還是地方,他都十分重視水利建設。
宋慶曆七年(1047),26歲的王安石被任命為鄞縣(即寧波)知縣。上任伊始,正逢大災之年,他便下鄉調查研究,向老農請教減災除害的方法。老農告訴他,鄞縣並不缺水,只是沒有水利設施,既不能蓄水,又無法排澇,所以非旱即澇,災害頻仍。王安石聽了老農的意見,上任的第二年就組織民工興修水利。他花了一個多月時間,行程一千多里,風餐露宿,不辭辛勞,實地調查,為各處水利建設作出規劃。這一年,在他的主持下,全縣興修水利設施21處,大大提高了抗災能力。
鄞縣靠海,當地百姓飽受海潮侵襲之苦。為此,王安石主持修築了一條從孔墅嶺下河頭、焦村,經石湫,折向霞浦到穿山的海塘。這條海塘全長15公里,有力地阻擋了大海湧來的狂潮,保護了沿海的農田,鄉民將其稱之為「王公塘」或「荊公堤」。為了進一步控制潮水,王安石還帶領百姓開山劈石,修建楔閘。據《鎮海民國縣志》記載:「宋慶曆年間,荊國王公宰鄞時鑿山為之,築堤捍浦為河,於堤西石岩鑿三竅為楔,闊三丈六尺,高三丈。」這樣,海潮來襲時可通過石閘控制潮水,解民之憂。百姓為感念王安石的恩德,「立荊公祠於楔左,歲祀之」。
此外,王安石還對東錢湖進行了治理。他組織和率領十餘萬民工,清除葑草,疏浚湖泥,立湖界,起堤堰,決陂塘,整修七堰九塘,限制湖水流出,抵禦海潮侵入,從而解除了湖區周圍及鄞縣、鎮海七鄉農民的水旱之苦,充分發揮了湖區的灌溉和漁獲之利。自此,「七鄉三邑(鄞、鎮、奉)受沾濡」,「雖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憂」,莊稼連年豐收,百姓安居樂業。
蘇軾:蘇堤、引水兩豐碑
宋代大詩人蘇軾,曾在多個地方做官,也屢遭貶黜。但他每到一地,都關心百姓疾苦,對防洪利民的水利工程尤其重視。
北宋熙寧十年(1077)四月,蘇軾由密州調任徐州知州。到任剛三個月,黃河在澶州決口氾濫,洪水沖向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身為地方長官的蘇軾臨危不懼,首先關閉城門,制止「爭出避水」,以安定民心。同時徵發5000民工,搶築一道「首起戲馬台,尾屬城」的抗洪大堤,這就是著名的徐州「蘇堤」。他還親自到武衛營動員禁軍參加搶險,自己則拿起工具,布衣草履,「以身帥之,與城存亡」。他夜宿城上巡查險情,屢過家門而不入。臨危時刻,還以詩言志:「坐觀入市卷閭井,吏民走盡余王尊。」一旦堤防潰崩,他甘願像漢代東郡太守王尊那樣,以身填堤,力挽狂瀾,確保百姓和屬下脫險。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官民團結一致,採取了積極有效的防洪措施,使徐州轉危為安,保住了全城人民的生命財產。
在防洪除害上蘇軾卓有政績,而在引水工程中他同樣建有奇功。如廣州最早的自來水工程, 就是蘇軾倡議修建的。
北宋紹聖元年(1094),蘇軾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在廣東惠州。在那裡,他聽說廣州經常發生瘟疫,認為這是沒有清潔水源,百姓喝不潔的苦鹹水造成的,於是他便給廣州太守王敏中寫信,建議他採納羅浮山道士鄧守安的意見,在廣州修建清潔水引水工程。這一工程要將離廣州20里的蒲澗山滴水岩上的水引入城中。具體方法是先在滴水岩下挖一大石槽蓄水,再將石槽中的水用五根大竹管引出,竹管連接處纏以麻繩,塗上油漆,由高到低直引入城中。在城中再置一大石槽接受山上引來的清水,然後再用五根竹管分流到城中的許多小石槽內,供居民汲取。再專設兵匠數人,定時沿線巡查維修,做好管網的保護工作。這樣一來,廣州城的百姓都可以飲上清潔的山泉水。為了把這件事辦好,蘇軾還積極向王太守推薦羅浮山道士鄧守安,說他德行高尚,清正廉潔,不貪不佔,熱心公益,很受人尊敬,是負責這項工程的最佳人選。
在蘇軾的積極建議下,王太守不負眾望,立即組織人力,動工興建引水工程。蘇軾聽說後非常高興,又寫信給他,建議施工時在每一根竹管上鑽個小孔,用竹釘封上。這樣當竹管發生堵塞時,就容易查出堵塞的部位,便於及時疏通。王太守虛心採納了這些好建議,使引水工程順利建成,解決了廣州全城百姓的飲水問題。
蘇軾這些好的建議,無疑是廣州人的福音,值得世代銘記。然而他卻在信中反覆交待,千萬不要說出這是他的主意。究其原因,固然與他謙虛的美德有關,因為他一向不願宣揚自己。但更主要的,是他深知自己當時是一個「犯官」,深受當權者的猜忌、迫害。如果把自己公開出來,很可能會使這項工程因為他而流產。由此可以看出,蘇軾在興修水利為民造福方面,真是鞠躬盡瘁,嘔心瀝血,一顆心幾乎全部獻給了貧苦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