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
最近,常常去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調研和講演,發現當地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家都在反映融資困難,甚至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最嚴重的階段。在緊縮型的貨幣政策和結構調整的產業政策推動下,這個結果似乎顯得無可厚非。但是,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這些企業並沒有像金融危機時出現接二連三的破產現象。
於是,在調研中我們又發現,當地的民間金融今天變得異常活躍,也許真是這個現象似乎一部分又解釋了中小企業為什麼還在生存的疑慮。但是,細想一下,疑慮還是無法消除—這些中小企業究竟靠什麼來償付民間借貸的高昂成本,現在月息5分6分(年率60%左右)的貸款已經成為民間金融市場的一般行情。
那麼,是什麼內在的原因會導致近來中國大地頻頻出現這種中國式的「錢荒」現象呢?我想今天這種「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激烈角逐的背後,一定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美國這些年來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利用自己超越監管的「衍生品創新」的能力,綁架了各國政府為「金融泡沫」的軟著陸而不得不採取積極的救市措施,從而導致復活的金融資本因為實體經濟的低迷狀況而沒有去為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做出貢獻,反而紛紛來爭搶今天本屬於產業資本生存的領地:比如,大宗商品和農產品市場,還有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致使這些市場出現了價格膨脹、大幅波動格局,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新興市場國家不得不被動加息,從而進一步推高了本國產業的資金成本。
其次,由於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從過去以民營企業出口導向為主的投資方式變成了今天以各級政府鐵公機(基)建設和大企業參與進來的地方城市化建設為主的投資方式,雖然在短時間我們取得了防止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豐碩成果,卻帶來不可忽視的後遺症:一些國企和央企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融資能力和處在產業鏈上游的優勢,卻不滿足國家和地方政府所要求的低效益的投資項目,從而將可觀的資金投向了高收益高風險的領域,比如,樓市和大宗商品市場,造成了這些市場流動性氾濫的後果,這也使得國家為了減少積極財政的後遺症,今天不得不以穩健的貨幣政策來收回前期投放的流動性,但效果並不理想。
第三,今天廣大遭遇「錢荒」的中小企業,從事的行業也是金融危機後國家產業結構調整需要控制的三高一低行業,油價、水電煤價的上漲和人民幣的急速升值,以及拉閘限電的節能措施都給它們的產業生存條件增加了巨大的負擔。(摘自 孫立堅個人網志,本報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