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21(香港)首席顧問兼註冊專業測量師陳東岳
香港政府發展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披露中長期住宅用地供應時間表,新開發的土地供應集中2018年後,2013年至2017年只得啟德發展區的1.6萬個住宅單位。
當然這幾年還有現時在勾地表內的用地,以及市建局及港鐵的項目,但埋單計數,仍可看出港府可用的彈藥其實不多。面對保育及填海取地的困難,增加可發展土地的利用率,是另一可行而較快實現的方案。
文件亦提及研究維港以外填海、審視新界東北發展區密度、把石礦場轉住宅、利用岩洞重置污水廠以及食水配水庫,以騰出住宅地、洪水橋及東涌用地等增加住宅的途徑。就算假設這些方案全部可行,這些都不是快速可以成事,兼且都集中在新界區,對緩解市區住宅需求幫助不大。
其實還可以做的,是檢討市區住宅用地的密度,比如過往受啟德機場飛機航道高度管制的區域,現時可以放寬其高度及密度限制,這些區域包括九龍城及九龍塘等。增加這些地區的可建樓面,就可以更快地增加住宅單位的供應,額外增加的樓面面積可以按其地租租約的條文,要求業主向政府補地價,這樣可確保不會有公帑損失。
市區可建面積愈來愈少
近年香港市區基於保育或「屏風樓」等考慮,面對發展項目加以不同程度的約束,再加上「限發水」等條文,客觀效果是市區土地的可建面積愈來愈少,這等同是收緊住宅供應,當遇上經濟好轉、外資湧入,對住宅需求增加的時候,由於供求失衡,便會推高租金及樓價,普羅家庭就算不買樓,亦因租金與應課差餉租值掛u,結果每個家庭都需要付出較多差餉的代價。
筆者近年多次提及開發邊境新舊口岸成新市鎮的重要性,兼且邊境禁區後撤後,騰出2000多公頃用地,應該是時候重新規劃,配合沿邊境增建高速公路網,這是作為長遠策略性發展用地的補給,亦是加強港深兩地配合為經濟、金融、商業、購物等環節,作為港方合作平台提供所需新增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