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偉聯(中)展示新研發擴大血管模架的模型。香港文匯報記者聶曉輝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聶曉輝) 香港衛生署數字顯示,2010年約有6,630人死於心臟病,每年因患有冠心病而需接受「通波仔」手術者更高達6,000人。然而,由於目前手術採用的金屬支架在術後將永遠留在患者體內,或會影響心血管的舒縮功能及增加復發風險,瑪麗醫院心臟內科主管李偉聯指出,國際醫學界已成功研發出一種採用可分解性塑膠物料的模架,能在置入人體血管後2年內慢慢溶解,以解決問題。瑪麗醫院過去一個月已完成3宗新式模架置入手術,效果理想,預計2至3年後可廣泛採用。
助血管壁回復舒縮功能
李偉聯指出,冠心病患者一般透過「通波仔」以擴張血管,使血液回復正常。他指出,國際醫學界成功研發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是以可分解性塑膠物料製造,當置入病變位置後,會如常支撐及擴張血管壁,並透過帶入的藥物修復血管。完成治療後,模架的支撐力會慢慢減低並開始溶解,血管壁亦同時回復正常的舒縮功能。
他表示,以往為病人置入的金屬支架會永留血管內,雖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大影響,但亦可能會影響心血管的舒縮功能及妨礙分支血管的血流量,更有機會持續地刺激細胞增生,增加發炎及復發的風險。他又說:「如體內有金屬支架,但若病變的同一位置出現復發,或病人需接受搭橋手術,便會增加手術的複雜性。」
仍處開發期 改良空間大
李偉聯指出,國際醫學界一項臨床實驗發現,101名心血管患者置入新的模架後,一年內出現嚴重心臟事故比率偏低,更沒有出現栓塞情況。他表示,瑪麗醫院正參與一項涉及全球100個研究中心的研究,並已在過去一個月成功為3名患者置入新的模架。
現年59歲的鄭女士患有遺傳性血壓高及糖尿病,月前感不適接受身體檢查,被診定需接受「通波仔」手術而轉介往瑪麗醫院,並於上月25日成為本港首個置入新模架的病人,目前情況良好。李偉聯指出,由於新的模架仍處開發階段,尚有很大改良空間,如病變位置前方的血管彎而長,或血管已出現鈣化,則不適合置入新模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