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程介明說,政府在70年代發展經濟四大支柱,知識分子需求大增,令草根階層有機會向上流。香港文匯報記者馮淑環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淑環)建校100年的香港大學,見證著香港歷史與社會變遷。上世紀60年代入學、與港大結緣40多年的教育學院講座教授兼校長資深顧問程介明,以第一身經歷領略大學不同年代的景況。他表示,港大由戰前學生人數極少的「貴族式」學院,發展至今每年畢業生近3千人,與香港整體發展息息相關,特別是70年代開始,大學更彷彿起著「科舉」的作用,讓草根階層有機會透過知識向上流,出現首批中產階級,步向更成熟發展的社會。
在60年代中文大學成立之前,港大一直是香港的「唯一」。程介明指出,港大早年的畢業生寥寥可數,與香港社會關係也較疏離,「特別是戰前的華人多抱有報國之心,像孫中山的思路,畢業後也很少會選擇留港發展」。直至後來內地經歷文革,香港意識到要發展高等教育,才開始落實大學精英制,確立2%的大學入學率。
推動階層流動 造就政壇新星
程介明表示,至70年代香港人口急增,經濟起飛,政府致力發展教育、醫療、福利及房屋4大經濟支柱,對行政、醫療及城市規劃等人員的需求大增,大學教育成為當中焦點,一些中下家庭的子女入讀大學的機會也增多,後來更成為專業人士及社會領袖,推動階層流動,他形容說:「那時能讀大學彷彿起了科舉作用,更造就首批中產階級。」另外,當時社會經濟穩定向上,更多人開始積極尋求加深對國家的認識及對社會議題的關心,造就一批「認中關社」的大學生,在80、90年代起,他們開始成為政治領袖,不少人至今仍活躍政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