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昨日共有16個泳灘因紅潮封閉。圖為受影響的淺水灣泳灘。 無線電視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偉龍)內地紅潮蔓延至香港。過去2天全港有16個泳灘被紅潮「攻陷」,需要封閉,遍布港島新界各區,漁護署化驗顯示紅潮由「旋溝藻」(舊名)造成,香港過往甚少出現。漁護署已與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聯絡,就最新情況互相通報,並設立跨部門小組跟進。海洋專家指出,此藻含微量毒素,由於早前珠海亦爆發紅潮,水中營養物漂流進港,觸發本港爆發疑似紅潮風暴。
繼前日9個泳灘發現疑似紅潮,昨日再有7個泳灘因疑似紅潮封閉。荃灣麗都灣的疑似紅潮面積最大,有約300米乘200米大。屯門區亦是重災水域,受影響的6個泳灘之中,半數疑似紅潮的面積達15,000平方米以上,其次是荃灣區,港島南區佔3個,離島區則有2個,本周一在塘福泳灘的疑似紅潮於翌日退去。
漁護署的化驗結果顯示,受影響水域的疑似紅潮由Protopolykrikos distortus(之前稱為「旋溝藻」)造成,在本港水域較少見,以往沒有對本港魚類海產造成影響或污染。
專家:污染水域海產含毒
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表示,引發紅潮的藻類是多胞「旋溝藻」,含有微量毒性,如市民進食受紅潮污染的青口、帶子、生蠔,毒素會在體內積聚,影響健康。他指出,紅潮一般在3至5月出現,在8月出現比較罕見。
珠海萬山群島海域由本月12日起出現疑似紅潮,造成數萬尾魚苗死亡。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表示,近期華南地區雨量充足,珠江的營養物沿水流進入香港,加上香港近日陽光普照,令水流所經處的藻類叢生爆發紅潮。「珠江水由大嶼山西北面流進香港,然後兵分兩路,一路流經屯門、荃灣一帶,經汲水門流入維港,另一路由大嶼山南面繞過大澳,經長洲流向港島南區。」他續指,紅潮水流即將到達西貢,但當地水質偏鹹,未必適合該藻類生長。
漁護署至今未有收到死魚報告,但已通知本港魚戶留意魚類養殖區海水變化,並已與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聯絡,互相通報疑似紅潮消息。康文署發言人表示,職員已在受影響泳灘懸掛紅旗,並張貼告示及透過廣播系統呼籲市民切勿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