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外媒指,中央的新措施是要確保香港繼續成為唯一人民幣離岸中心。圖為一位長者路過一個祝賀人民幣債券發行廣告。 法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 據路透社、《金融時報》、《泰晤士報》及《市場觀察》報道,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結束3天訪港之行,期間為香港帶來一批大禮,海外傳媒紛紛報道「中央擴大對港支持」,並集中報道中央啟動港股組合ETF、提升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並憧憬人民幣進一步邁向國際化。外媒同樣關注中央大幅開放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路透社報道稱,有關措施將「長期利於」內地和香港的經濟發展。
廣東當交流開放先鋒
路透社形容李克強是次訪港「規格頗高」,在題為《中央「大禮包」利於香港長遠發展 短期甜頭有限》的報道中提到,李克強周三給香港派出「大禮包」,包括大幅開放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等,並明確到「十二五」規劃末,基本實現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
報道引述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學家羅家聰說,雖然消息短期內未能造成港股上升,但「香港的服務業可以進入內地,從長期來說,為香港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路透社分析稱,緊鄰香港的廣東省,無疑將承擔內地與香港交流及開放的先鋒角色。
英國《金融時報》則指,中央在港發行了200億元人民幣的「點心債券」,目的是擴大利用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的計劃。該報又稱,過往在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因為規模迷你,「已經滿足不了香港接近萬億人民幣的『胃口』。如今,這一局面可能將得到改善」。
《金融時報》評論認為,「對於北京而言,正值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中國之際,人民幣匯率再成焦點。此時加快推出(人民幣)回流機制,不僅有利於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展壯大,對於中長期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擴大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意義亦不言而喻」。
成唯一人幣離岸中心
英國《泰晤士報》則形容,中央在港推出歷來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債券,並公布對外開放國內證券市場的計劃,是中國長期以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里程碑」,並確保香港繼續成為全球唯一人民幣離岸中心。該報亦評論到,中央此次擴大人民幣全球角色,「明顯是經過特意安排以配合拜登訪華」。
道瓊斯通訊社旗下網站《市場觀察》則說,雖然港股組合ETF暫未公布詳情,但分析認為有關基金將在上海掛牌,並容許投資恒生指數成分股和其他重磅股票。報道又提到中央允許以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RQFII)投資內地證券市場,將有助在港人民幣資產回流內地。報道又關注中央加強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角色,稱有關措施將推高本港人民幣存款息率。
■路透社/《金融時報》/《泰晤士報》/《市場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