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盈慧
研究香港粵語片,當然最應先提中聯,給圈內人稱為第一代的「校長」吳楚帆,也真是寓娛樂於教育的有心人,組織中聯之初,便已立定宗旨拍好片,坐言起行,拍出來的影片,當真娛樂教育並重,沒有令觀眾失望,筆者午夜追看過的片子,便無一不印象深刻:《父與子》《危樓春曉》《人倫》《豪門夜宴》《人海孤鴻》等等,數之不盡……
吳楚帆十五歲失學,我們這個社會教育大學的「校長」就更值得大家尊敬。吳校長有見於當時神怪粵片盛行,擔心意識不良,影響青少年心智才有意重整影壇歪風,勇氣可真不小。大家都知道,某類型影片成了潮流,要改變觀眾胃口可不容易,中聯就憑一股衝勁和毅力,終於得到觀眾認同,成功建立了粵語片最驕人的一段歲月,推翻了粵語片及不上國語片的論調。
可是細心重看午夜粵語長片,同時發覺到與中聯前後期的永茂/光藝/大成/新聯,原來潛意識中,都各有正確拍片方針,各具風采,中聯著重社會民生題材,永茂著重傳統道德倫理,光藝著重中產愛情,大成培育新人不遺餘力,新聯拍過不少製作認真的戲曲片,往後龍剛好幾部社會問題大片,同樣誠意感人,這都足以印證五六十年代粵語片的電影人,各有面目,不重跟風,今日影壇,色彩就沒有那麼多元化。
撇開上述提及的電影公司,就連「吳校長」發起伶星分家之後非議過的神怪片,也間接有過貢獻:蝦精蟹精之類古裝片的導演躲懶吃雲吞麵,留有空間任由老倌自我發揮演技,就無心插柳紀錄了不少舞台功架;此外神怪片忠奸分明,壞人沒好結果,老土得來,還有輕量教育意義;歌唱片則遺憾在當時大老倌和撰曲人,輕視當年以為過眼雲煙的七日鮮,要是知道可以留存到廿一世紀,拍出來的影片,一定更加精彩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