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民建聯發現,隧巴在過海後仍向乘客收取昂貴分段收費,最誇張的案例差幅達六成。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不少過海隧道巴士過海後,乘客只落無上,常以「吉車」狀態駛至尾站。但另一方面,行走相若路線的非過海巴士則班班迫爆,街上還有大量乘客苦候。民建聯一項調查發現,導致這情況的「罪魁禍首」,原來是運輸署「闊佬懶理」。民建聯指,不少過海巴士過海後提供分段收費,但其收費仍比行走相若路線的非過海巴士高,最誇張的案例:差幅超過6成。有見及此,民建聯要求運輸署盡快重整不合理交通收費,減輕在通脹困擾下的巿民交通開支。
昨日在記者會上,民建聯中西區社區幹事楊學明表示,民建聯比較多條行走路線相若的過海隧道巴士及非過海巴士,發現過海路線即使設有分段收費,過海後仍向乘客收取較貴車資。
兩巴線相若 差額近3成
他舉新巴營運的905號路線為例,指該路線由荔枝角開出,過西隧後經西營盤、上環、中環,終點站為灣仔碼頭。該路線過西隧後,分段收費是5.7元;但同樣駛經中西區的5號路線只收3.4元,差距達67.6%。而九巴與新巴聯營的111號路線,由中環開至坪石,過紅隧後分段收費5.7元;但21號路線由紅磡開至彩雲就只收4.4元,兩車路線相若,價錢相差29.5%。
陳學鋒:有助合併重疊線
民建聯交通事務副發言人陳學鋒表示,過海隧道巴士過海後分段收費過高;加上港鐵沒有劃一月票優惠計劃、過境線收費偏高,故促請運輸署盡快重整不合理交通收費,包括重整過海路線收費,把過海巴士路線過海後分段收費和非過海巴士路線收費統一。此舉可促使巴士公司合併走線重疊的路線,紓緩交通擠塞和環境污染情況。
楊學明:可減輕營運壓力
楊學明補充說,巿民和區議員頻頻要求巴士公司加開點對點新路線,就是因為巴士公司轉乘計劃推行欠佳。而民建聯建議倘若落實,將有助減輕巴士公司營運壓力,達致乘客、企業、環境三贏局面,故特區政府不應再以「不便介入商業協調」作藉口;而應積極研究各類交通工具間的轉乘優惠。
促港鐵重整過境路線收費
另外,民建聯又批評港鐵東鐵線過境列車收費不合理,指由上水前往羅湖或落馬洲,僅一站就收費19.9元;但由紅磡一路到上水共10個站,才收費8.4元。很多乘客為了節省每程3.5元車資,特意在上水站出閘再入閘,令上水站嚴重擠迫。陳學鋒坦言,過去九廣鐵路鐵路網絡規模較小,要用過境線盈利補貼本地線虧損。但兩鐵合併後,港鐵鐵路網絡龐大,連年賺取巨額盈利,維持舊有昂貴收費行為不合理,故要求港鐵重整過境路線收費,提供全線月票計劃。此外,民建聯希望,港鐵為居於深圳、每天過境乘搭港鐵通勤的港人提供票價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