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世界糧食日簡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發展中國家佔全球糧食生產60%,然而饑荒人口有95%來自這些地方。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1979年將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1981年開始實行,至今已踏入30載。聯合國每年都配合糧食狀況定立不同的主題,藉此喚起人們的關注,當中大部分主題均與農業相關。事實上,糧食日的主題可反映出不同時代的社會面貌,從80年代初關注糧食生產,80年代後期開始意識到糧食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90年代中期進一步考慮到食物營養的重要性,90年代後期以消除饑餓為目標,踏入千禧年,人們開始提倡食物安全,而今年因為價格波動太大,穩定食品價格成為最迫切的事情。

 一開始以糧食為本的方針,在時代變化及社會變遷下慢慢走向「以人為本」,人們逐漸意識到糧食不只是穀物,糧食與人的關係才是最應該關心的,因此將糧食與環境、營養、饑餓、價格等問題連結起來,不再單單追求溫飽,更重視人的價值。

 為配合世界糧食日,全球150多個國家皆舉行不同的活動,如今年美國樂施會推廣「星期日晚餐」(Sunday Dinner)的概念,鼓勵人們在10月16日與家人、朋友一起準備晚餐,透過晚餐反思食物的價值及其來源;意大利的傳教會、學校、研究組織及非牟利機構會策劃不同的講座及展覽;西班牙電視台會直播當日的活動。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從1999年開始推行親善計劃,任命一些具影響力的人為親善大使,目的是吸引公眾和媒體的注意力,讓人們認識到在這個物質世代中,世界上仍有很多人面臨長期饑餓和營養不良的問題。糧農組織親善大使來自不同的領域,包括藝術界、娛樂界、體育界和科學界名人,如諾貝爾醫學獎得主Rita Levi-Montalcini,著名演員鞏俐,足球運動員Roberto Baggio等。

相關新聞
坐吃山空 糧食儲備成隱憂 (2011-10-20) (圖)
世界糧食日簡介 (2011-10-20) (圖)
各地主糧風采有別 (2011-10-20) (圖)
如果卓別林遇上憨豆 (2011-10-13) (圖)
不平凡的成長經歷 (2011-10-13) (圖)
一次巧合帶來改變 (2011-10-13) (圖)
小結:不一樣的本質 (2011-10-13)
讀書就是求分數?學生補習成「瘋潮」 (2011-10-06) (圖)
補習風源於中國?! (2011-10-06) (圖)
奇招壓制補習社 (2011-10-06) (圖)
解構建築大師Frank Owen Gehry (2011-09-29) (圖)
在香港尋找大師蹤影 (2011-09-29) (圖)
解構解構主義建築 (2011-09-29) (圖)
不斷突破 設計千奇百怪 (2011-09-29) (圖)
蓋瑞設計的傢具之一 (2011-09-29) (圖)
Opus Hong Kong的設計草圖 (2011-09-29) (圖)
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2011-09-29) (圖)
「無界為界」展覽 (2011-09-29)
離鄉遷家是平常事 全球移民熱不退 (2011-09-22) (圖)
華人逐漸回流 (2011-09-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