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古今詞人均喜以洗澡為題材譜入樂曲。 資料圖片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劉喜儀
洗澡,指用水清潔身體,既能清除汗垢油污,又可消除疲勞。大部分人每天都洗澡,更有一天洗澡數次者,以保持身體清潔,頭腦清醒。洗澡本來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填詞人卻能把這些習以為常的事譜入樂曲,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流行音樂。多年前曾有台灣女歌手唱過一首關於洗澡的歌曲,旋律輕快,配合「左搓搓」、「右揉揉」的歌詞,對於教導小孩子學習洗澡十分有幫助。
古今曲詞 常涉沐浴
最近又聽到另一首與洗澡有關的歌曲,少女失戀後痛苦不堪,連洗澡、打扮也提不起勁。歌詞裡的「嘔吐」「臭」「骯髒」「污跡」「毒氣」等字眼觸目驚心,與洗澡清潔的原意剛好相反。填詞人大抵認為女性愛乾淨愛美,既連最基本的清潔身體也懶得去做,可想見其傷痛之情。
今人喜以洗澡為題材譜入樂曲,其實早在北宋的時候,蘇軾已填了兩闋洗澡小詞,可以說是以洗澡入歌詞的先河。試看其中一首,詞云: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自比清水 潔淨無垢
詞流行於北宋,本來是倚聲而作之體,後來樂譜失傳,僅以歌詞傳世。北宋人所填之詞皆可倚聲而歌,因此,蘇軾這闋洗澡的小詞在當時是可以傳唱的。這首《如夢令》詞寫於宋神宗元豐7年(1084)12月18日,蘇軾50歲生日前夕。當時蘇軾被貶黃州,生活貧困,兒子蘇遁又早夭。惟詞中無失意困窘之態,反而以幽默、輕鬆的筆調刻劃洗澡時的情態,表現出詞人濃厚的出世思想。洗澡本洗濯身上塵垢,但詞人自信無污無垢,擦背人雖終日揮肘擦拭卻一無所獲。「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居士是蘇軾的自稱,他勸說擦背人不要用力擦拭,因為自己本來就無污垢,不管如何用力也是徒勞。這裡雖以洗澡為主題,但背後卻蘊含了詞人在生日前夕回顧一生的體會。水我皆清,水我皆淨,詞人清淨自守,不為世俗污染又何勞擦拭呢?
一般人認為古人等於古老,雖可敬可畏而感不可親近。但從蘇軾的洗澡歌便能發現,性情並無古今之別。洗澡可以讓身心愉悅,不少人在洗澡時心情放鬆,放聲高歌。誰想到900多年前,蘇軾也曾在洗澡時倚聲而歌,一抒懷抱? ■Email:cie@hkbu.edu.hk
逢周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