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機槍庫瞭望台用以監視敵人。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十載研究確定百碉堡位置 填補本土歷史空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思諾)1941年12月8日早上8時,日軍大舉入侵香港,揭開香港抗戰「3年零8個月」序幕。當年苦戰的士兵、走難的市民,都經已湮沒在歷史洪流。如今,只剩下軍事遺址,默默地見證香江歲月變遷。香港大學建築學院花逾10年時間,首次就二戰期間香港抗日軍事設施作有系統研究,並以鳥瞰、土地測量、3D模擬等先進技術,確定逾百個位於港九新界防禦碉堡的位置,重塑70年前「香港保衛戰」防線,為抗日歷史補回重要一筆。學院將把研究報告載入年刊,讓更多港人了解先輩抗日印記,並促請特區政府加強軍事文物保育,讓本土歷史得以傳承。
二戰時「香港保衛戰」:在港抗日戰士奮力頑抗18天,仍不敵日軍侵襲淪陷。當年軍事設施多已被遺忘,只有小部分如改建為海防博物館的鯉魚門炮台等為公眾所知。在昨日保衛戰70周年紀念,港大建築學院發表其進行逾10年、廣邀建築測量專家參與的「二戰時期香港防禦工事研究報告」,透過大量實地考察及專業觀測,重塑維港兩岸包括葵涌醉酒灣、港島黃泥涌峽等大量碉堡、散兵坑、彈藥庫、軍火庫、防空洞等位置,描繪出當年的抗日防線圖。
醉酒灣基地 藏地底倖存
負責研究的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教授黎偉聰指,有很多軍事遺址,因年月摧殘已成為頹垣敗瓦,而且涉及很多建於山中的地底隧道,令研究難度大增,需要做大量土地測量工作。在當年阻擋日軍進入九龍半島及香港島的醉酒灣防禦基地,研究團隊成功確定77個碉堡具體位置,並發現整個城門堡壘是經精心修建而成的陣地。碉堡隧道網絡編排複雜、迂迴曲折,其中55個殘跡仍在官地倖存,並埋藏在地底,較少損壞,保育價值極高。
另一方面,在港島的大潭峽,亦有不少碉堡遺址殘存,部分已成為蝙蝠聚居地。
大潭峽殘址 竟變骨灰龕
黎偉聰昨日帶領記者作實地考察,形容整個山頭「像遊樂場一樣」,遍布碉堡。當中,不少仍可顯現香港抗日碉堡建築獨有特色。他坦言,政府欠缺保育本土歷史政策,不少文物遺址所在地規劃都被忽視,「本來這裡(大潭峽)曾計劃建公園,甚至可以發展成青年活動營,但最後卻要讓路,建了靈灰閣」。其他遺址情況更差,部分只落得與荒山公廁為鄰,甚至被公廁遮蔽,「即使去考察,也是未見文物,先見公廁」。
行山發燒友 識貨頻打理
研究獲多名專業人士參與。土地測量師程肇堂指,不希望遺址被忽視,所以其公司利用先進數碼地圖、地理信息圖等技術,協助確定碉堡位置,未有收取分文。此外,一群行山、考古發燒友,向研究團隊「報料」,以及定期上山為遺址除草,讓其看來不像「爛屋」。他們成為「隱形天使」,默默守護香港抗日歷史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