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毛佩琦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
問:很多港澳青少年從小受西方教育影響,對中國歷史有諸多誤解,你認為應該採取甚麼方式向他們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毛:我認為應從經典著作出發,在學校推行孔夫子的教育理念,如「有教無類」等,並給予青少年平等的教育機會。
香港青少年存在誤解歷史的問題,而內地也同樣存在,這需要改善教育。目前內地存在的問題是教育投入不足和教育機會不平等,邊遠地區的教師待遇根本無法與北京四中等學校的待遇相提並論。最近校車事故頻發,中國「一刀切」撤併學校,導致很多香港人捐助的學校出現空心化現象。事實上,真正的發展是要把縣城的優勢延伸到最基層去,延伸到邊遠的地方去,真正發達的國家也不僅僅是GDP多少,而且還要沒有城鄉差別。我認為,把鄉村的教育全部撤併到城市是一種盲目城市化的破壞性做法,要真正推動教育進步不是把教育資源集中到都市和縣城,而是把城市的優勢深入至鄉村。
問:內地每年都會邀請港澳學生來清華、北大進行國情教育,但講的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以及經濟形勢,鮮有談及明清之前的歷史問題,作為史學家,你對國情教育有甚麼看法和建議?
毛:我認為國情教育應該告訴學生們中國的落後和偏遠地區的貧窮,港澳同胞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也有振興中華的責任,要讓他們了解中國的歷史沿革、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重擔,要讓港澳同胞和內地民眾一起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這才是全面的、不浮誇的中國國情。不僅如此,中國的國際形象也不應以「完美無缺」的面貌呈現,而要真實地展現它的落後和不足,面對這些落後,去引導港澳同胞及海外的青年、企業家或地方官員思考對策,才能讓港澳同胞和世界認識一個全面、真實的中國。
問:在歷史上兩岸關係如何?你對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有何建議?
毛:如今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有共同的歷史文化傳統,國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兩岸要共同保護和繼承的遺產,要用國學中有益的價值來塑造兩岸青少年的靈魂,培養他們共同的理想,共同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業。
中華民族的未來寄託在青少年身上,我建議兩岸共同編制國學基本教材並在合作交流中繼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為兩岸人民謀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