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寶瑤)明天是年廿九,家家戶戶都圍坐吃頓團年飯,桌上必不可少的首選鮑魚、海參等海味,受人民幣升值,加上運輸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來貨價及零售價普遍上升10%至20%,部分更上漲逾1倍。有店舖表示,雖然港府「派錢」6,000元,但仍未能為港人的消費信心注入「強心針」,自用產品力保不失,但買年貨送禮的顧客銳減40%。
花膠每斤千七 漲價一倍
上環一間海味店負責人指出,今年海味來貨價上升10%至20%,個別產品更漲價逾1倍。負責人解釋,人民幣升值固然是因素之一,加上運輸成本激增,以及內地食品價格持續攀升亦是加價主因。他舉例,一款來自湛江的花膠,去年只售每斤800元,今年加價超過一倍,每斤約售1,700元;平凡不過的蝦米,往年只賣每斤70元,今年索價100多元,加幅超過50%。售價暴漲亦令生意受挫,該名負責人指出首當其衝是送禮客人減少,「少了40%,過去有時那些客人來買10多斤花膠送禮,現在都是看一看便買其他平價貨品,或者買一、兩斤花膠」。
安記海味董事總經理潘權輝指出,由於聖誕、新年等時節接近影響年貨銷情。潘權輝表示,早於去年12月已有市民提早辦年貨,該月生意額比過往勁升20%,但踏入本月,生意額未見大幅增長,他坦言對整體銷情態度審慎,「當然希望生意好,但今年新春提早來臨,比過往早10天,就賺少10天錢。」雖然港府「派錢」,人人獲6,000元,但市民的消費力卻未見特別強勁,港人人均消費與去年差不多。
提早入貨 盼薄利多銷
他認為,去年海味材料漲價厲害,幸好年中中央出手打擊炒賣及收緊銀根,中秋過後海味價格回落,以元貝及乾鮑魚為例,已較去年9月跌價20%至30%,目前新春應節海味的售價與去年相若。但消費市道轉弱下,為吸引顧客,該店今年採取薄利多銷政策,「將毛利控制於10%以下,幾乎以成本價出售,希望可以扯高銷情」。該店同時引入多款「即食海味」,包括即食鮑魚、即食海味盆菜等,以方便易煮的食品吸引繁忙的家庭主婦光顧。
對抗來貨價高企的另一方法是提早入貨,以及大批入貨。潘權輝表示,以冬菇為例,該店早於去年5、6月已經開始向內地入貨,「一出產就買,所以才能向市民賣45元一包,較外面便宜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