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袁維昌醫生(右)建議仁濟醫院「把大型及複雜手術分流至其他醫院」,左為莫碧添醫生。香港文匯報記者廖穎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醫管局「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披露,仁濟醫院緊急手術及屯門醫院非緊急手術,死亡率之高,冠絕全港公立醫院。專家分析指,有關醫院人手短缺,仁濟醫院每名外科醫生,每年接收300宗急症,遠高於其他公院,加上部門之間及資源協調不足,是影響醫院表現的主因。醫管局建議,仁濟醫院避免進行大型及複雜手術,考慮轉介至其他醫院。
醫局建議分流大手術
報告分析指,仁濟醫院外科醫生人手嚴重不足。每名外科醫生每年接收300宗急症,數量遠高於200宗的平均數。同時,該院深切治療部對術後病人支援不足,放射科人手亦短缺。除了人手問題外,該院深切治療部與外科協調不足,影響病人治療效果。醫管局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總監袁維昌醫生建議,仁濟醫院「把大型及複雜手術分流至其他醫院」。
九龍西醫院聯網發言人回應查詢時指,正協助仁濟醫院推行措施紓緩問題,包括加強對深切治療服務的支援,改善緊急手術後病人的護理;麻醉科醫生亦會優先處理緊急外科手術;轉介情況穩定的病人往瑪嘉烈醫院。
屯院緊急手術輪候太久
報告同時透露,屯門醫院緊急手術輪候時間過長,不少手術需待深夜後進行,或致病情惡化。此外,該院術後察覺病人出現併發症過遲,部分病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院觀察時間不足。醫管局外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莫碧添醫生坦言,有醫院深切治療部病床不足,病人術後須在外科病房留院,並使用呼吸機,增加併發症風險。報告建議,屯門醫院醫生考慮調往其他醫院交流及觀摩,提升服務質素。
對於有醫護批評報告結果不公平,袁維昌強調,報告旨在透過手術成效找出醫院可改善之處,公立醫院整體表現有所進步,醫療質素亦達國際水平,呼籲公眾毋須擔心。
《手術成效監察計劃》按併發症及死亡率評估手術成效。第3份報告披露,仁濟醫院和將軍澳醫院在緊急手術中表現最差,術後30日死亡率較預期高,仁濟醫院更連續第3年「包尾」。兩院手術後,出現併發症表現亦排榜尾。至於非緊急手術後30日的死亡率,表現最差是聯合醫院和屯門醫院,術後併發症表現最差,則是屯門醫院及北區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