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俊華於網誌上率先透露新預算案會以「穩經濟、保民生、投資未來」為主題。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於本周三宣讀本屆特區政府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他昨日於網誌上率先透露,這份預算案會以「穩經濟、保民生、投資未來」為主題,並表示,現時歐美經濟危機持續,香港應該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及早採取措施,減少經濟危機波及香港,影響香港的社會經濟,「我會借鑑以往的思路,採取一系列穩經濟措施,強化企業的抗逆能力,以發揮『穩經濟保民生』的作用」。
曾俊華重申,特區政府應該恪守審慎理財原則,同時財政政策必須有社會承擔、具有可持續性,還要務實。過去幾年的實踐,使他更加相信,審慎理財既切合香港的實際需要,同時也是應對經濟危機的重要因素。他特別提到,正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的問題,底因正是政府的財政紀律鬆散,無法平衡收支,一旦以加稅或減少開支來削減赤字,就容易造成政治經濟問題。因此,現時一些歐洲地區亦討論將「量入為出」原則寫入憲法。
續增教育醫療社福開支
「我會透過適當的收入和開支的建議,協助市民改善生活,同時我也必須確保有關的開支和收入,可以維持下去,不會為社會帶來長遠負擔。」他指出,當局也應務實地利用有限的公共資源,務實地增加各項涉及民生的開支,保障市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和提升大家生活的質素。同時,當局亦會一如既往地增加在教育、醫療、社會福利各方面的投資,亦希望在現任政府財政許可時,投入更多資源,減輕未來政府的負擔。
坦言資源有限難盡人意
對於現時社會上已對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眾多的訴求,曾俊華坦言,經過這些年來的風風雨雨,了解到財政預算案並不可能達到完美,以有限的資源,作出困難的選擇,回應社會多樣的訴求,亦往往難以盡如人意。一些支出仍有待社會發掘和討論,但他希望得到市民的支持,透過用得其所的公帑,可以齊心共建一個仁愛公義的社會。
他又強調,雖然本屆特區政府任期尚餘5個月,但最後這份預算案仍會以完整的財政規劃為本,將是一份完整的預算案,「我相信這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應該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