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俗語有云:「病從口入」,此話半點不假。香港中毒諮詢中心發現,市面上新推出的潔廁啫喱,易被幼童誤當零食服食,近3個月發生3宗類似個案,均獲及早救治,幼童只出現腸胃不適情況。中心建議家長使用有關產品前,必須與幼童解釋清楚,以免誤服。
家居清潔劑 致4人死亡
去年4,400多宗公營及私營醫院呈報的中毒個案中,有38宗死亡個案,死者年齡介乎16歲至98歲。當中,4宗死亡個案由家居清潔劑引致。香港中毒諮詢中心跟進其中3,954宗公立醫院呈報的個案,宗數與2010年相若。當中,226宗屬死亡或嚴重個案,比例為5.7%,按年下跌接近0.7個百分點。死亡個案包括1宗涉及有毒氣體洩漏,另有2宗涉及服用過量西藥、4宗涉及服食中藥保健食品,包括草烏類中毒個案。此外,逾29%個案屬於非蓄意中毒,例如誤服清潔劑、誤服過量藥物、蜂螫等。
中心總監劉飛龍指,近月市面上推出一款潔廁啫喱,成為幼童誤服中毒新對象。雖然產品毒性不高,但只要在口部沾上少許,也會導致腸胃不適,大量吞食或會對腸胃造成損害,症狀包括胃痛、嘔吐等。倘若情況嚴重,甚至會令病人脫水,呼籲家長小心使用。
過去3個月 共3宗中毒
該款潔廁啫喱成分,主要為家居清潔劑中經常使用的活性界面劑及香精,主要作用是防污及增添香味。使用時,須把啫喱貼於坐廁內壁近出水位置。過去3個月,中心共接獲3宗誤服潔廁啫喱中毒個案,事主年齡介乎9個月至22個月。
劉飛龍指,該款潔廁啫喱形狀、顏色及氣味,均容易令幼童誤以為是可食用的啫喱。3宗個案中,事主均把潔廁啫喱誤當食物放進口中,有幼童更吞下部分啫喱。另外,有幼童被家人發現後,立刻吐出潔廁啫喱。3名幼童均需送往急症室接受治理及觀察,全部情況輕微,毋須留院。他建議生產商在商品設計上多作考慮,避免幼童誤服。同時,家長使用該產品時,亦應分外警惕。
暖手包鐵粉 可致胃潰傷
另外,中心去年接獲的中毒個案中,包括3宗誤服即棄暖手包內的鐵粉,患者年齡介乎5歲至85歲,患者俱出現腸胃不適症狀,但誤服分量不多。劉飛龍指,不少長者誤把暖手包鐵粉當成保健產品,甚至是芝麻糊,因而混開水服用,「驟眼看來,那些鐵粉外形確實與芝麻糊有點相似」。他指,誤服鐵粉可導致腸胃不適,甚或胃壁潰傷,呼籲市民小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