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這些「黑孩」由於長期以「地下」的身份生活,缺乏親情,沒有與人交流的環境,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和性格上的問題。
深覺不公 滋生仇恨
小淵曾流浪廣州街頭4個月,進過救助站,長期一個人生活,養成了自卑、少語的性格。他即便是到菜市場買菜,也不願與人多說話。余東明說,他很擔心小淵有心理障礙,導致今後很難在社會上立足。而賢仔,由於母親對他不管不顧,甚至將其鎖在家中,他對母親並無感情,「甚至對她產生仇恨心理,對小孩來說,這很不利於他的成長。」梁先生說。
對於生活環境對「黑孩」的影響,香港工聯會廣州諮詢服務中心負責人王麗娟尤其擔心。她說,不僅為他們擔心,也為社會擔心。「這些孩子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障礙,極度自卑,社會對他們不公,很容易令他們滋生仇恨心理。」她無不憂心地表示,問題沒有解決,待這些小孩長大成人,沒有身份沒有生活來源,很容易走上歧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