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曉靜 北京報道)對於美國成立貿易執法中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此舉矛頭直指中國,原因除其希望再次挽救日益沒落的製造業外,更有著政治意義。但美國製造業沉疴久治不癒關鍵在其自身,美過多強化外貿爭端,無益於美國經濟和就業,此舉只會再次加大中美貿易摩擦,不利於中美關係進一步發展。
美推「再工業化」圖脫危機
梅新育表示,奧巴馬宣佈設立貿易執法中心的國情咨文中5次提及中國,且聲稱此新部門將負責調查中國等國的「不公平貿易」做法,可以肯定美國此舉矛頭直指中國。
梅新育稱,次貸危機後,美國又提出了力推「再工業化」的計劃,即通過國內製造業的重新發展,希望通過外包到海外的製造業生產環節的回流推動本國經濟盡快擺脫危機。同時,今年又正值大選年,奧巴馬和美國決策層做出如此決策,並不奇怪,因為,在西式代議制民主政體下,大選年從來就是貿易保護主義綁架決策者的最佳時機。
強化外貿爭端無助美經濟
梅新育進一步指出,美國製造業沉疴久治不癒,關鍵在於其自身問題,過多地強化對外貿易爭端,對美國經濟和就業並不能帶來任何實際好處,反而會使得其國內產業更加缺乏增強自身競爭力的動力。事實上,這並非美國第一次對中國加強貿易保護措施。早在2006年中國入世4周年之際,美國貿易代表署發佈《美中貿易關係:進入更大責任和執法新階段》報告,宣佈在該署內部組建對華執法特別工作組,該工作組主要任務是準備和辦理與中國的潛在世貿組織規則糾紛,這並未能阻止中國製造業的崛起和美國製造業的相對沒落。因此,有理由相信,美國是次新設立的貿易執法部門同樣無法達到其設立的本意。
但梅新育亦表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成立該機構必將會加大中美貿易摩擦,同時,奧巴馬為加大自己連任的勝算,亦會採取多種針對中國的措施,必將再次阻礙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