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標叔(右)被游說安裝「平安鐘」,後發現是冒牌。左為義工吳女士。香港文匯報記者嚴敏慧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敏慧)香港人口老化嚴重,長者緊急呼援服務需求大增。營運「平安鐘」服務的長者安居協會表示,過去5年接獲近500宗投訴,包括有其他服務提供者自稱是「平安鐘」職員,致電長者推銷服務及索取個人資料,或藉口檢查平安鐘要求長者讓他們入屋,有受騙長者半年後始發現服務與協會無關。協會表示,「平安鐘」為該會的註冊商標,強調協會從未就「平安鐘」進行電話推銷,提醒長者提高警覺,不要輕易向推銷員透露個人資料。
長者安居協會自2008年至今,收到近500宗投訴,其中40%為投訴人接獲電話滋擾,逾30%屬藉登記「平安鐘」為名,索取投訴人的個人資料及病歷等,同時冒認協會職員進行推銷的投訴更有上升趨勢。該協會行政總裁梁淑儀表示,去年已為「平安鐘」註冊商標,亦已向香港7間提供類似服務的機構發信,強調不容許魚目混珠方式的推銷,但情況至今未有改善。
被游說裝鐘 月費百元
現年約70歲的獨居長者標叔,去年6月在屋h一個推銷攤位量血壓後,被游說安裝「平安鐘」,月費100元。他表示,該名職員提及安裝服務後,可享用協會所提供的全面關顧服務,直至去年與朋友談及,始發現所安裝的服務並非協會的「平安鐘」,而是冒牌「平安鐘」。他表示,安裝後從未使用過,未知服務質素,但已決定稍後取消有關服務。
義工吳女士一次探訪活動中,有長者透露有自稱「社署職員」上門替其安裝「平安鐘」,又有人指「平安鐘」壞機半年仍未有職員進行維修,始發現有關服務並非協會提供,呼籲長者提高警覺。
梁淑儀表示,曾有投訴人稱,有自稱是「平安鐘」職員上門推銷,期間從未出示職員證件,部分人更要求長者提供個人資料,甚至病歷。她重申,協會從未就「平安鐘」進行電話推銷,市民若對服務有任何懷疑,應與協會職員聯絡,切勿讓推銷員隨便入屋,更不應透露個人資料,並應確切了解服務提供者的背景。
協會:將採法律行動追究
協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鄭經翰表示,香港長者人口大幅增加,不排除有人看中此市場,加入提供長者緊急呼援服務。協會歡迎良性競爭,但不能冒充「平安鐘」進行推銷,若日後再有魚目混珠情況,會採取法律行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