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地坑院被遺棄後,很快就在雨水沖刷、滲透以及侵蝕中坍塌。
在喬台山看來,與其保護一個個獨立的非遺項目,不如保護一片非物質文化生態群落。「文化生態的惡化遠比單個文化形態的滅絕更為可怕,與此相應的,保護一個文化生態就可以保護一批非遺。」
歷盡風吹雨打 地坑院千瘡百孔
在豫西地區有一種獨特民居樣式—地坑院。據學者考證,這種民居形式是從夏代的穴居習俗延續下來,已有4,000多年歷史。陝縣的廟上村有80多座這樣的地下民居,居住時間最長的地坑院已經有300多年歷史,先後居住過十代人。然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逐漸富裕起來的當地村民開始模仿周邊地方農村建造地上房屋,逐漸從地下住進樓房。地坑院在隨後的幾十年中迅速被遺棄,很快就在雨水沖刷、滲透和侵蝕中坍塌。
更為嚴重的是,伴隨著這種獨特民居一起被遺失的還有與其成整體的建造技藝、黑色頂棚剪紙藝術等非物質形態的文化,它們最大的特點是只能靠祖輩師徒之間的心口相傳。
馬街書會式微 由千八減至五百
另一個正在褪化的文化群落是在整個北方乃至全國都赫赫有名的「馬街書會」。每年書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成百上千名曲藝藝人,負鼓攜琴,匯集馬街,以天當幕,以地為台,說、拉、彈、唱,以藝會友,代代相傳,觀眾動輒十萬人以上,影響力巨大。據書會所在地文化部門歷年統計數據,1996年到會610攤1,800名藝人;但是到了2005年,到會僅有82攤,藝人不足500人。近年來,馬街書會參會藝人越來越少,參會藝人的平均年齡卻越來越大,大部分藝人因生活困難紛紛改行,年輕藝人鮮有出現,曲藝市場逐漸萎縮。
與這種書會文化不斷變味相應的,根據喬台山的研究,河南現存在演的劇種有30多種,而這一數據在上世紀60年代為60多種,半個世紀減少了一半。
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搶救式保護的時候,先後開闢出閩南文化、徽州文化、熱貢文化、羌族文化、客家文化(梅州)和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等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對試驗區內獨特的文化生態群落進行整體保護,試圖阻止現代化對這些文化區域的侵蝕。但是,學者紛紛表示,更大範圍地推廣這種保護方式,僅靠中央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