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終於在家居附近影院下畫前夕看了《桃姐》。不急於看,是因為「劇情」已耳熟能詳——自葉德嫻獲威尼斯影后時,我們已跟她一起「得獎」並未看先評了,年逾花甲的「桃姐」也成「媒體潮人」。
結果,這部冷門題材的低成本電影「蓄勢待發」——公映不久票房收入就突破億元,更破天荒地取走了本屆金像獎最大的五個獎。當然,得獎是相對的——如果對手不夠強。兩位冒險投資的老闆于冬和劉德華可謂「飲得杯落」,這對常為開拍寫實片找尋資金的許鞍華是個好回報。
因為沒看過其他入圍電影,無從比較;我也欣賞編和導的用心和苦心,但就個人觀影觀感,「囊括五大獎」是期望之外,尤其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編劇獎。
不是劉德華演得差,而是從創作者刻劃的人物到表演者捕捉的角色,「桃姐」都很突出,從而搶走了男主角Roger的光芒,令人印象不深。
葉德嫻演得好是意料中事,因為這類角色根本是為她「度身訂做」,她向來擅演弱勢女人,尤其是弱勢女人那卑躬屈膝的神態,早在十二年前於亞視首播的電視劇《縱橫四海》中,她飾演陶大宇和譚耀文的母親時,就已充分發揮。
《桃姐》強調主僕情,卻予人主觀願望多於現實,有美化男主角之意。因為劇本沒為「深厚的主僕關係」營造特殊的前戲鏡頭,比如桃姐十三歲起當李家傭人,她如何照料童年時的男主角?以致老人院的故事倒像是主線了。這是劇本的結構性問題。
在電影後半部,桃姐搬到了老人院,導演和演員顯然下了一番苦功,鏡頭所見,生活氣息濃郁,又不無揭露性,比如,有人以代辦手續為名歛財,有老男人借錢去找陪女,還有臨終前都念念不忘不孝之子卻對女兒態度冷淡的老婆婆……
電影有主題先行之意,也見導演一向的寫真風格,這當然是它的突出之處,但正因為這個突出點,而令人忘了男主角和劇本本身。或許,這正是成功之處?而「勢」在其中發揮了多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