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眾多發明品中,梁潤誼最愛「智能巴士站」。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思諾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思諾)19歲「發明少女」梁潤誼,中一時已是校內「小科學家」,她曾經發明專為長者及失明人士設計的「智能巴士站」、「智能魚缸」、「環保自來水充電器」等等。去年升讀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後,短短半年間,她再次突破發明疆界,從實體發明品走向軟件概念開發層面,近日於全港性「全城寫Apps.公共資料應用比賽」勇奪「學生組-概念開發組」銀獎。
梁潤誼得獎作品名為「路路通」,是她第一個發明的手機應用程式(apps)。程式主要透過公共資料庫—「資料一線通」內實時交通資料、數據庫,以及Google網上路徑資料結合而成。
處概念階段 盼明年面世
使用者只須在「路路通」中設定起點和目的地,程式便會根據實時路面情況,為用家提供最佳行車路線。程式會自動計算行程時間,用家可利用當中「報告」功能,分享最新路面資訊。不過「路路通」現時仍處於「概念」階段,梁潤誼計劃今年暑假自學寫apps,期望明年推出市場,惠及大眾。
梁潤誼早於初中時,已熱衷發明各種便利日常生活的設計。近7年間,她獲得超過20項地區或國際性科技賽事獎項。她憶述指,「我中三時設計的『𠍇刀輔助器』,是第一個得獎作品。作品獲獎叫人鼓舞,推動我繼續努力創造各種新發明」 。
在眾多發明品中,梁潤誼最愛的是—2007年設計的「智能巴士站」。當年她看到一位失明人士手上拿著寫上巴士號碼的紙牌,但已有約3班巴士經過卻無人協助,結果花了超過20分鐘,才等到有司機叫他上車,令潤誼萌起發明念頭。
期望再發明「智能道路」
「智能巴士站」不但讓梁潤誼獲得多個獎項,而且令她深受感動—曾有一位失明人士試用模型後,表揚發明非常實用,「雖然因為技術問題,巴士站未能成功推出市面,但對於失明人士來說,有人察覺到他們的需要已很重要,同時亦鼓勵我繼續關注有需要的人」。她希望日後能設計為失明人士專用的「智能道路」,助他們在城市中暢通無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