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燈節,在台北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山公園的「元宵燈會」。 作者提供圖片

陶 然

 人到台北,其實元宵已過,但餘音嫋嫋。中山公園的燈會方興未艾,入夜,燦爛燈火把它裝點成夜市美景,擺攤的小販的吆喝聲,人流熙來攘往,好一派熱鬧景象。稍不留心,很容易就給人流沖散,迷失在茫茫暗夜裡。雖然如此,我們住在鄰近的「國聯大酒店」,當彩燈亮起,我們的心境無形中也被冉冉照亮。

 但也因為如此,中山公園附近人山人海,年輕男女不必說,連拉家帶口拖兒帶女的也不在少數,於是晚飯時間就人滿為患,雖然飯店不少,但供不應求,義芝和我在那一帶走了半天,一闖進去,那女侍者就一副不想招呼的樣子,說,沒位置了。再問須等多久?她雙手一攤,難說!也難怪,她們做到連阿媽都不認得了,哪裡還有心情說笑!連去幾家,也都一樣的架勢。唯有放棄,離開中心,走到邊緣,好容易在偏離的街上找到一家並沒有輪候的人群,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天氣雖冷,但我們已經熱得滿身是汗了!

 其實也並不是我們湊熱鬧,選擇住在這裡,而是因為「秦嶺雪、劉登翰雙人書法展」就在「中山紀念堂」舉行,我們專程從香港去捧場。那晚飯後,穿過公園,從旁邊掠過,但見燈火構成的金龍騰躍,還有火樹銀花,七彩繽紛,差點不知人間何世。原來,這一夜是元宵花燈最後一晚;過了這一晚,明天,一切就恢復正常。難怪人流很擠,也許大家都是抱著同樣的心態:抓住這個最後的機會!

 書法展開幕式後,還有幾個小時才到晚飯時間,本來F想約我們去「紀州庵文學森林」喝一杯,但估量堵車,來不及,於是改變主意,穿過公園,到一家意大利粉店喝咖啡。店裡人多,我們被擠到一角,聽Y說他的故事。我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旁聽聽眾,對台北文壇軼事似懂非懂,身為客人,也不便喧賓奪主,加插甚麼話。

 但同安街「文學森林」終究也去了一趟,星期天上午,人流不算多,F說須得把這一帶炒熱才行。其實這個《文訊》投標投到的地方,位置很好,只是附近都是住家,沒甚麼商舖寫字樓,所以人流較稀。那三層的小樓,底層是餐廳和展廳,陳列照片和書籍,二樓和三樓是辦公室和講座室。小樓外的空地,擺著椅子桌子,當我們在室內吃牛肉麵喝茶聊天時,有四五個年輕人正圍坐在溫熙的陽光下,手舞足蹈地聊天。我聽不見他們說甚麼,但通過桌面上鋪著的幾本書,以及他們的表情,可以猜想大概是在談論甚麼問題。而在旁邊,有一大片屬於他們的空地,十足小公園。一顆老榕樹立在那裡,還有幾張靠背椅子,好像在靜候著甚麼人的到來。

 他們都在慨台灣文學生態低落,以我過客的眼光來看,比起上個世紀,的確有所退減。比方台北的兩大報紙副刊曾經輝煌一時,兩大主持人「王高」之爭成了熱點。但盛極而衰,隨著他們退下火線,副刊也在大環境下衰落,風光不再了。但即使如此,台灣的讀書風氣比起香港,還是要強得多。「文學森林」經常舉辦文學活動,也吸引了一批文學愛好者們。

 不僅是文學,書畫也很流行。在台北,大小畫廊很多。那天上午名畫家L便帶我們去畫廊看畫展,隨後去他的畫廊參觀。而他的畫室更在另一處,我們登樓入室,躲進小樓成一統,喝茶聊天,偌大的屋子,傢具一應齊全,房間裡就是沒有床。他笑道,工作室呀!又不是用來睡覺,要床幹嘛?!哈哈聲中,兩位書法家起身,鋪開宣紙,運氣,刷刷刷,龍飛鳳舞,字成。女秘書款款走來,一室靚麗,她坐在沙發上書法家中間,伸手往兩人肩膀上一搭,笑嘻嘻地望著鏡頭說,我這是左擁右抱!

 本來計劃去台東,但臨時改動,我因有約,不能同去。呆在酒店裡百無聊賴,不如出去轉轉。台北去過多次,但每回住的地方不同,我認路的本事又很一般,信步走去,那街道方方正正,差不多一個模樣。轉來轉去就轉了向,只得問路,所幸路人都十分熱心,哪裡?急忙掏出酒店名片,那中年人望了望,往前方一指,我也不大清楚,但前面右拐,有一家酒店,可能就在那裡!給他說中了,不至於讓我做個台北迷路人。那次在商場問路,那素昧平生的小伙子一聽,二話不說,就引著穿過長長的過道,來到地面,指給我們看;還深怕我們不好意思,解嘲著說,我正好也要到這裡。這又讓我想起在台北搭計程車的經驗,本來我對台北計程車司機馬馬虎虎,這大概是得自電視新聞的影響。但幾次搭計程車,印象大為改觀。司機都很禮貌客氣,上車時說慢慢上,等我們下車,他又不忘笑著說一句:「謝謝!」雖然只是一句,卻令人如沐春風。我所碰到的,比起在香港常遇的遭遇,實在要舒暢得多。

 那天中午,T在仁愛路的北方館子請飯,麵食為主,火鍋翻滾,熱氣騰騰,聽說這家館子已有年頭了,所做的菜式頗地道。記得那晚我們也來過這裡,客滿,還有幾個人在等位,只得向隅而去。那時夜街人山人海,這時元宵已經曲終人散,又在白天,行人不多。我們在喧鬧中離去,橫穿已恢復平靜的中山公園,過對面,酒店就在眼前。

相關新聞
重識香港——聽陳冠中講香港的形成 (圖)
N城記:上海/北京•少談主義
要刊書事:Newsweek《新聞周刊》 16/04: (圖)
要刊書事: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20/04: (圖)
要刊書事:The Guardian《衛報》18/04: (圖)
要刊書事: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 14/04-20/04: (圖)
歷史與空間:燈節,在台北 (圖)
古今講台:蝴蝶的家
古典瞬間:漢代的民謠
豆棚閒話:男人的危機
來鴻:好景正在回首時 (圖)
百家廊:養 身 從養心開始 (圖)
翠袖乾坤:陶大宇主動伸冤了
天言知玄:安樂死?
琴台客聚:潘受的人文風流
杜亦有道:依莎貝是好人
隨想國:後與後
路地觀察:X男的心思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