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耀
撇除或許有人從中獲利的動機,從表面看,四川綿陽巿紫荊民族中學的援建在前,閃電拆卸在後,最可能是出於土地規劃上的疏忽。但不得不承認,揭開底牌的背後,實際也顯示出巿政府把援建學校與捐助者之間,看成是純粹經濟與利益上的關係,而非以援助方是發自內心,血濃於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良好意願。亦正是功利掛帥之下,對捐款者可以如此粗疏處理與交待。最叫人心寒,是援建學校位處一大片極具商業價值的土地之上,在極欲發展者眼中不啻是個釘子戶。要解決釘子戶,內地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動用武力或動用銀彈。相關部門可能簡單以為從發展商得來的一大筆金錢,撥部分建造一幢超豪學校,再以原來的名義冠名總是可以吧?殊不知援建的原意,除了出資也存在協助構建安全校舍的良好動機。經大筆資金投入,弄得膨脹的新學校,不比早協議援建的學校更能體現守望相助的精神。如今霸王硬上弓之餘,還指稱業已被拆卸的校舍,是因為連場大雨引致地基傾斜不能不拆;地震暴露工程欠妥,總比下幾場大雨樓就會塌更易接受吧?我們會相信並接受經特區官員的專業參與,竟比豆腐渣工程更豆腐渣?
說句公道話,返還兩百萬只是賬上數字遊戲,事情實非返還二百萬元援建費就可以簡單解決。首先是那裡確實存在曾值幾百萬元,如今已變成瓦礫的建築廢料,而港人的部分善心已隨破磚敗瓦,送進堆填區了。
說到再要參與援建,除了那些豆腐渣工程,恐怕就是那一顆顆堅硬如花崗岩的官僚腦袋,以及千瘡百孔的地方官僚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