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視線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內蒙達爾扈特人 世代守護成吉思汗陵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各地的民眾,在成吉思汗陵園內參加祭典。

——傳承蒙古族宮廷文化 祭祀聖燈八百載不滅

來到內蒙古,不能不提到蒙古英雄成吉思汗,雖然他下葬的地方一直沒有被找到,但是在鄂爾多斯高原上還是設立了一座成吉思汗陵,今天的專題報道,要帶你來認識一生守護陵墓的人─達爾扈特人,他們自從成吉思汗死後,就世世代代在此守陵。成吉思汗逝世近八百載,達爾扈特祭祀的聖燈一直就沒有熄滅過。達爾扈特人,將十三世紀開始形成的蒙古民族宮廷祭祀文化世代相傳,完整地保留和繼承至今……  ■香港文匯報內蒙古實習記者 楊紅玲

今年4月11日(農曆三月廿一),成吉思汗陵迎來了龍年春祭─查干蘇魯克大祭主祭日,內蒙古自治區蒙漢各族各界數萬名群眾齊齊前來參加祭祀活動,守護成吉思汗陵的達爾扈特人主持了祭祀大典。達爾扈特是蒙古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擔負神聖使命的人」,是蒙古族中專門為成吉思汗守陵的部落。時至如今,達爾扈特人已默默守護成吉思汗近800年,到現在已經延續了39代。

八白宮葬可汗 神秘部落冒起

公元1227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征討西夏時溘然長逝,蒙古人按照族規將其遺體「密葬」。相傳他身邊的人取下一把駱駝額頭上的絨毛,吸收成吉思汗最後一口氣,放進銀製靈柩安放在白色宮帳裡進行供奉,這些白色的氈包便成為成吉思汗靈魂的象徵。到了成吉思汗之孫、元世祖忽必烈時,有了專門的名字—「八白宮」。而負責守護「八白宮」和祭祀的人就被稱為達爾扈特人。也就是從這時起,蒙古族歷史上便多了一個神秘的部族。

達爾扈特人一生唯一的職責就是為成吉思汗守靈、祭祀,從部族誕生之日起,他們就不耕不種,不狩不獵,不納稅,不服役,也不當官。他們畢生吟誦祭文,世代守護和祭祀「八白宮」,父死子繼,矢志不渝。

從古至今歷代人都在熱衷於找尋成吉思汗陵的確切位置,對於這股久久不息的熱潮,達爾扈特人關注,卻不熱心。蒙古人奉薩滿教,相信世上萬物都有神靈,人死後,身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魂靈永存人間,他們信仰的是成吉思汗的「靈」而非「陵」,達爾扈特人是蒙古人公認的守靈人,達爾扈特人守在哪裡,成吉思汗的靈魂就在哪裡。

祭詞口傳心授 「天歌」意難解

忽必烈統一天下建立元朝後,規範了祭文、祭詞,明確了守護、祭祀職責,正式以太師、太保、宰相、洪晉等大臣的職位命名管理、負責祭祀的人員,這些職位統稱為「亞門特」,是守陵人中的貴族。亞門特有8個,實行世襲制,以家族的形式傳承,他們分工不同,有主持祭祀的,有籌備祭祀的,有演奏音樂的,還有唱誦的……各司其職。

達爾扈特人祭祀的方式、祭詞的內容都是口傳心授,十分機密。清早或是深夜,在寂靜無人的地方,老一輩亞門特會將祭祀的知識一字不差地傳給自己選中的接班人,而接班人一般都是家中長子。

流傳至今的祭詞有50多部,5,000多行,亞門特全得背會,一字不能差。其中12首祭歌,不是一般的難學,除了最後一首用蒙古語演唱之外,其餘11首祭歌都是連牙門圖德也難解其意的「蒼天語言」,所以被稱為「天歌」。

13世紀形成的成吉思汗八白宮祭祀文獻《成吉思汗祭祀金書》,經明清兩代數次修訂,詳盡記錄了祭祀的規則、程序、祝辭和經文,一直收藏於成吉思汗陵園,由達爾扈特人掌管,不幸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流失。為了延續傳統的祭祀文化,達爾扈特人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2007年重新編撰完成新版《成吉思汗祭祀金書》,共有祭文、祝辭、天歌等27個章節,全書約6萬字 (蒙古文)。

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族文化不可替代的一個重要歷史坐標,對蒙古族早期文化的形成和後來的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是蒙古族文化的「活化石」、「活的典籍」,早在2006年,就已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傳承和保護好這項活動對維護人類文化多樣性以及蒙古族文化的獨特性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新聞
內蒙達爾扈特人 世代守護成吉思汗陵 (2012-06-15) (圖)
超時空守候 祭祀文化後無來者 (2012-06-15) (圖)
守士命運多舛 依然忠誠不渝 (2012-06-15) (圖)
無論時代變遷 決意薪火相傳 (2012-06-15) (圖)
一代天驕 陵址成疑 (2012-06-15) (圖)
打工壓力大 深圳難留人 (2012-06-13) (圖)
欠本地戶籍 子女擇校難 (2012-06-13) (圖)
各行各業缺工 衣食住行不便 (2012-06-13) (圖)
發展空間受限 轉戰二線城市 (2012-06-13) (圖)
廣東社改系列下篇 (2012-06-07) (圖)
雲浮「三級理事會」 民事民辦現實效 (2012-06-07) (圖)
從被懷疑到被擁護 理事:萬事開頭難 (2012-06-07) (圖)
專家解讀:未來挑戰仍多 改革應更深化細化 (2012-06-07)
發掘獨特優勢 開發農村經濟 (2012-06-07) (圖)
村內問題 耆英調解 (2012-06-07)
廣東社改系列上篇 (2012-06-06) (圖)
外來工當村官架心橋解矛盾 (2012-06-06) (圖)
同服務同管理同發展 平等理念促和諧 (2012-06-06) (圖)
創新政策 設「編外村官」 (2012-06-06) (圖)
外來工:呷杯功夫茶 體會潮汕情 (2012-06-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視線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