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民眾在虔誠拜祭。
作為成吉思汗的守護者,在將近800年的歷史變遷中,達爾扈特人歷經磨難,幾度興衰,陵門一度被封,但達爾扈特人從來沒有放棄過對信仰的堅持,為了這份堅持,他們作出了很多的努力甚至是付出了血的代價。
元朝之後,長期戰亂使得達爾扈特人的祭祀支離破碎,清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蒙古王公貴族聯名倡議重組達爾扈特500戶,集中居住在八白宮周圍,形成明確的禁地。這一請求得到清政府的鼎力支持,目前生活在鄂爾多斯草原上的達爾扈特即是這500戶人家的血脈。
陵門一度被封 陵園損失慘重
1938年,日本侵略軍意圖操縱偽蒙疆政權,策劃將八白宮東移歸綏,並企圖攻佔伊金霍洛,劫走成陵,以為號令。危難時刻,達爾扈特部族上書國民政府將成陵西遷到了甘肅省興隆山。靈柩西遷途徑延安時,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亦向成吉思汗靈柩敬獻花圈。1949年蘭州解放前夕,成陵再次被西遷至青海省塔爾寺,直到1954年才回到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文革開始,成陵作為「四舊」再次在劫難逃,守陵人遭驅逐,陵門被封,陵園損失慘重,陵宮之外的達爾扈特人因為他們的牧主或富農身份,大多命運多舛。儘管如此,民間對成吉思汗的祭奠卻從未中斷過。
上世紀80年代初,祭祀制度才得以恢復,與此同時成陵開始對外開放。新世紀前後,隨著鄂爾多斯經濟的快速發展,成陵也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修繕,政府不僅擴建了陵園,而且將散落於陵宮周圍的伊金霍洛鎮整體遷離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