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怎生研究任劍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18]     我要評論

潘國森

 有心人捐款成立「任劍輝研究計劃」,主力研究「戲迷情人」任姐的藝術成就,並旁及其他與粵劇相關的項目,已經完成的活動有出版、講座等,明年一月亦會舉行一次國際研討會。

 稍微了解活動安排,不能不多嘴加點意見,看來計劃的大方向還是有偏重「學院派」的味道。香港不論官方或民間出資的文化藝術研究,經常出現同一個毛病,就是主事人或會以為每一個文化小領域、小範疇裡面的頂尖研究人員大都走進了大學系統,便間中忽略了亦有第一流的專家「流落民間」。

 記得有一回阮兆輝先生曾經半開玩笑的說,粵劇教育學院化之後,結果會是區文鳳可以教粵劇而阮兆輝無份。這當然不是對區小姐不敬,區小姐是新進編劇家,亦是梨園一位年輕健將。結果輝哥亦不幸言中,這是掌管文化藝術資源的人重文憑而輕資歷的必然結果。

 最近一次以女文武生藝術為講題的「任劍輝研究計劃」活動,請了陳劍聲小姐做嘉賓。以當做的女文武生而言,聲姐亦屬資深,但是同場評論的兩位學者還要多次請聲姐來印證他們的研究成果,則幾位都未免太「嫩」了些。

 學術研究原該無有界限,提出「學院派」的標簽無非為方便討論。學院派的研究自亦有其優點,只不過任姐掛靴已有好一段日子,許多年輕學者對任姐的認識只屬「傳聞世」而不是「見聞世」,容或有霧裡看花,終隔一重之嘆。

 據報來年一月的「紀念任劍輝女士百年誕辰粵劇藝術國際研討會」將有本港、北京、上海、廣州和澳洲等地學者參加,看這「戲碼」相信難免是「學院派」主導而「梨園子弟」坐歪的格局。大老倌未必能寫大塊文章,參加類似的研討會恐怕只能坐在台下當聽眾。

 潘某人經常異想天開,不合時宜。如果真要深入研究任姐的藝術成就,第一手資料當由眾多曾與任姐合作的台前幕後同業,以及資深的顧曲周郎現身說法最佳。

 現時任白迷研究與傳承任姐藝術,有一個重大誤區,就是過於偏重「任白戲寶」而忽略了任姐夥拍仙姐前的演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研究任姐的舞台藝術,應該以爭分奪秒記錄口述歷史為先。白雪仙仙姐要訪問,芳艷芬芳姐、羅艷卿卿姐亦要請教。幾位「八十後」都應專訪數小時至數十小時,視乎幾位阿姐的體力而定,不宜太過操勞。芳姐近年已不肯公開露面,仙姐和卿姐則仍活躍。「七十後」一輩,有吳君麗麗姐和南紅媚姐亦曾跟任姐拍檔。再往下數,就是任姐的及門弟子,以及馮寶寶寶姐等經常演任姐兒女的後輩。

 潘某人深信,不同年代的資深粵劇藝人對任姐藝術成就、藝術特色的體驗和領悟,必可以彌補僅以「傳聞世」角度研究粵劇年輕學者的不足。至於有那些幕後功臣亦應該訪問,則潘某人並非資深觀眾,這方面就很孤陋寡聞了。

 總而言之,「任劍輝研究計劃」不夠重視梨園子弟之勢已成,恐怕日後會成為「單提馬」,不夠全面。

相關新聞
百家廊:最美的是良善 (2012-06-18) (圖)
翠袖 乾坤:笑抗癌細胞 (2012-06-18)
跳出框框:童年夢想 (2012-06-18)
琴台客聚:怎生研究任劍輝 (2012-06-18)
杜亦有道:韓人「屠狗之輩」 (2012-06-18)
思旋天地:憶「官鱷大戰」 (2012-06-18)
網人網事:梯子不用時請橫放 (2012-06-18) (圖)
百家廊:第二春 (2012-06-15) (圖)
翠袖乾坤:「告別的年代」 (2012-06-15)
古今談:中國向海洋要淡水 (2012-06-15)
琴台客聚:沒故事與爛故事 (2012-06-15)
生活語絲:王敏賢與《桃姐》 (2012-06-15)
一網打盡:吸煙強國 (2012-06-15)
記憶後書:感官失樂園 (2012-06-15)
百家廊:女人當官 (2012-06-14) (圖)
翠袖乾坤:戲曲是一級國粹 (2012-06-14)
海闊天空:倫敦奧運漫步 (2012-06-14)
琴台客聚:神級作品 (2012-06-14)
杜亦有道:女子篇 (2012-06-14)
隨想國:飲 酒 (2012-06-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