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李樹甘博士
近年有不少民間團體、勞工團體、政黨、議員等,指出僱員經常工作,未能取得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令僱員沒有足夠時間照顧家庭或進行社交活動。有見及此,他們要求政府訂立標準工時,認為此舉有助規範僱員每星期的工作時數,若僱員需要加班工作,僱主便需要支付加班費,以時薪1.5倍計算。社會普遍相信,僱員可藉此可平衡作息;但同時亦有人擔心,此舉將會令經營成本增加,而生產力亦有機會不升反降,長遠削弱公司競爭力,影響營商環境。本文嘗試就有關題目作出探討,希望能讓社會就平衡作息及標準工時有更深入的思考。
標準工時難達成共識
在探討政府應否就標準工時訂立法例前,社會各界是否已就此達成共識?答案明顯是——否。基於香港經濟體系由多個不同行業組成,不同行業運作情況並不相同,部分行業更有「淡、旺」季之分,因此不同行業的從業員工時不一,故他們就標準工時的意見亦不一樣。不論僱主或僱員,甚至政府當局,實在需要思考一下,到底有何政策或措施,協助僱員達致平衡作息。社會是時候探討。
社會在探討這個訴求背後的基本理念時,可先想一想,提倡標準工時是否真正能夠協助僱員享受到平衡作息。相信一般人的理解,「工作與生活平衡」就是指僱員每天投放一定時間在工作之餘,亦有一定的時間與家人或朋友相處。
早於2000年年代中,不論政府、政黨、立法會議員,均跟隨聯合國呼籲,積極推動「建構家庭友善社會」,讓香港人重新重視家庭生活,強化日漸褪色的家庭價值。職場上,平衡作息的政策,與家庭友善政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工作生活平衡 生產力更高
縱觀多個國家早已就有關僱員工作與生活平衡作出研究,發現僱員若能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可對公司、家庭,甚至政府帶來莫大的裨益。此外,不少國家亦有制訂一些如家庭友善政策,透過僱主為僱員提供更彈性的工作安排,協助僱員平衡作息。彈性工作時間、時數、日期、地點,甚至容許僱員在家工作、容許員工以兼職性質上班、工作共享、停薪留職、短暫休假等安排對僱主、僱員及整個社會會帶來的好處已是不爭的事實。僱員可透過此等政策,令身心更健康,更能投入工作,從而保持、甚至提升生產力,最終令僱主及社會得益。僱主亦會因為僱員有良好的生產力,令公司保持競爭力,間接保障僱員飯碗。作為有良心的僱主,亦會因此更珍惜僱員,從而建立更良好的互信關係。
香港若有適切的政策或措施協助僱員平衡作息,除了有利僱員及僱主,亦可大大減少政府處理「問題家庭」的機會,有利紓緩政府一直以來所面對的沉重社會福利負擔,令政府可以更有效運用資源到其他更有需要的範疇,最終令整個社會得益。 (標題為編者所擬)
原題為《平衡作息有利社會經濟環境》.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