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以往發展商推新樓盤,愈貴愈豪的,內地買家比例愈高。圖為渣甸山豪宅名門。資料圖片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及資深測量師 陳東岳
歐債危機揮之不去,外圍經濟不穩,內地經濟表現失色,近日樓市有內地客,因不同理由不完成在港買入的新樓盤入伙交易。市場估計主要原因是內地民間銀根緊絀,致未能如期調動資金到港完成交易。希望這不是內地同胞看淡港樓前景的先聲。
房協「喜雅」實行「港人港樓」限購政策,獲得市場熱烈反應。內地人買港樓被渲染成「炒」貴港樓,其實內地人士一般到港置業都作長期持有的打算,兼且香港已實施「額外印花稅」措施,短線炒賣港樓基本上不成立,但無論是內地銀根緊絀或情緒上的理由,近期內地買家的確減少了。
以往發展商推新樓盤,愈貴愈豪的,內地買家比例愈高,曾經一度有樓盤內地買家比例高達四成半,近日筆者碰到某發展商售樓部主管,他說有跡象顯示內地客熱潮退減,近期一些新盤,內地買家只佔一、兩成左右。近日媒體報道,發展商面對這種變化,紛紛採取應對策略,比如車公廟「溱岸8號」推出300多伙600多方呎兩房單位,轉攻上車客市場,另外白石角「玥」限量推出單位,以較貼近市價推售。
內地經濟表現失色,早已觸動中央神經,為保持穩定增長,已開始採取措施推動刺激經濟,包括加快審批新投資項目,放寬銀根以及減息等。有人認為內地減息又將會「水淹」港新樓,對此筆者不敢苟同。留意今次內地放水,吸取了2008年「四萬億泡沫」的經驗,是同時高度監控放寬銀根所衍生的通脹及不規則炒賣行為。
中央近日透過六個相關部門,嚴控具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所獲得的人民幣資金不得存放境外。香港金管局早前亦警告各銀行要防止企業以「偽造貿易」來獲取人民幣來港「套利套匯」。非本地人士或許不知道,以虛假交易欺騙銀行在港是刑事罪行,在這方面應該對內地企業加強宣傳。
無論如何,現時本港樓市內地買家減少了,從正面的角度看,少了這一類買家可以令樓價紓緩上升壓力,港府暫無需再出招冷卻樓價。長期來說,內地人口眾多,眼前經濟欠理想始終會過去,十三億人口中,日後富起來的必然增加,待將來條件許可,相信有意慾和能力到港置業者仍然甚眾。
期望港府不要因為內地買家數量驟降而鬆懈,在長遠土地供應儲備、公屋、支援及保護港人首次置業等環節,仍需堅持做功夫,避免將來時移世易,內地資金潮重來再次水淹香江時,又因樓市供求失衡,被殺個措手不及。
|